郑永年:中国企业家们的发展困局

时间:2019-01-15 09:1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郑永年专栏

在任何一个社会,企业家是国家经济的主体。如果根据马克思“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上层建筑”的观点,人们可以说,没有企业家群体的崛起就没有国家的崛起。近代以来,无论是早些时候西方的崛起,还是后来日本和东亚“四小龙”的崛起,都说明了这个现象。

从反面来说,即使国家通过政治力量“强行”崛起,但如果没有一个企业家群体的支撑,国家的崛起就会变得不可持续。不说久远的历史,苏联的崛起即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在计划经济下,国家替代了企业家的角色,尽管在建国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国家能够集中最大的资源来搞经济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因为缺失企业家群体,最终没有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和西方的竞争过程中败下阵来。

类似地,二战以来,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赢得独立之后,即使政治领袖具有崛起的雄心,但因为缺失企业家群体,经济发展缺失主体,国家崛起计划只好付诸东流。历史地看,没有人会否认政治的重要性,但政治如果没有企业家群体的支撑,便往往是无效的政治、空洞的政治。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崛起也是以经济崛起为核心的,这个过程中企业家群体的作用自然怎么评估都不为过。不过,在进入新时代以来,因为内外环境的急剧变迁,企业家群体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总体来说,中国仍然为商人群体居多,而少企业家。商人和企业家既有关联,更有本质性的不同。简单地说,商人以赚钱为己任,一切以钱的多少来衡量企业的成功和自己的成就,而企业家则以改造世界为己任。

中国企业家的本质和特征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企业家群体表现出至少如下特征。(也应当指出的是,这些特征也表明了这个群体今天所面临的挑战是难以想象的,因为这些特征与其说是中国企业家的本质,倒不如说是企业家所处的环境造就了这些特征。)

第一,离钱太近,离科学技术太远。大多数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但对科学技术不那么感兴趣。商人自古就有,但企业家更多的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经验地看,近代以来的企业家群体是资本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和整合的产物。西方的企业家改变了世界,但离开了科学技术则无从谈起。世界上很多文明都好商,但商本身不足以构成国家崛起的动力。成功的国家都实现了从“商人”到“企业家”的转型。没有这个转型,国家崛起会变得极为困难。当代中国尽管也培养了一大批专于技术的企业家,但相对庞大的商人群体来说,这个群体的人数仍然太小。

这些年,中国人蜂拥至日本购买普通的马桶盖、电饭煲等,这是匪夷所思的事情。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没有能力制造优质的马桶盖和电饭煲,而是没有工匠精神,没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品牌。这样的事情虽小,但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中国尽管是制造业大国,但对技术和技术的改进仍然处于漠视状态。中国已经远离传统的“制造业”概念,确切地说是“组装大国”。今天,很多企业深刻担忧中美技术冷战的来临,因为一旦发生技术冷战,技术进口就会变得困难,企业就必然面临生死存亡的威胁。

第二,离权力太近,离使命太远。企业有无使命?可以说,企业家的“初心”是有的。看看中国企业的发展历史,很多企业最初也是雄心勃勃,想干一番大事业,但可惜的是,逐渐地或者很快地,企业的使命发生了“异化”。对一些人来说,钱就成为了唯一的“使命”,而另外一些人则以和权力的关系来衡量成功。“权力崇拜”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几乎已经成为人们的血液,企业家更不例外。

尽管表面上看中国有“士农工商”的传统,“商人”处于社会等级的最底端,但在实际层面,“商人”和“权力”的关系一直很密切,“红顶商人”层出不穷。商人只有社会地位,没有政治地位,但一旦靠近权力,和权力拉上关系,便可“狐假虎威”,似乎自己也有了权力。再者,商人这样做也是有经济理性的,赚钱不容易,通过和权力的关系而得到“政策寻租”的机会,是最容易赚钱的方式。企业家和权力之间的这种关系在当代中国不仅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

第三,离官员太近,离老百姓太远。经验地说,官商永远是一体的,但“官民一体”或者“商民一体”充其量也一直只是一个难以实现的理想。“官商一体”主要是因为两者有共同的利益。中国企业家或者商人是最懂得官员需要什么的一个群体;而官员也是最懂得企业家或者商人需要什么。官员有“潜规则”(金钱等)或者“政绩工程”的需求,企业家和商人有“政策寻租”的需求,两者之间经常互相帮忙,或者互为工具,通过合作达到各自的目标。

西方学者说中国是“公司型政府”(corporate state),描述的便是这种情形。但很可惜,无论官员还是企业家却不知道老百姓需要什么。理论上说,在商业社会,消费者(即老百姓)是“上帝”,但实际上,消费者是最弱的一方,是最容易被欺骗的一方。这些年来,商界充斥的丑闻(毒奶粉、疫苗、食品、假商品等等),无一不是针对普通老百姓的。尽管中国的消费者越来越成为庞大经济体的支柱,但仍然没有实现其消费权的有效机制。

赞一下
(73)
85.9%
赞一下
(12)
14.1%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