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社:票证、短缺与改革(2)

时间:2018-12-22 07:3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科尔奈的观点主要是:短缺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特有的痼疾。

为此,他在著作中论述了长期短缺经济的现象、原因和效果。虽然科尔奈的实证研究被某些西方学者批评为“实证非实证”,但是在当时,对于想摆脱说教式空泛议论的中国学者而言,科尔奈从实际情况入手,弄清问题“是怎样”的经济分析,提供了可资学习和借鉴的途径,以及经济学研究的实证方法,尤其对于短缺经济语境下的改革开放,更具有立竿见影的启迪作用。

正因为科尔奈备受追捧,推动中国改革进程的巴山轮会议上,也出现了他的身影。这个会议,和早期的莫干山会议一样,在中国改革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据有关人士回忆:会议上,科尔奈主张采取有宏观控制的市场协调,取得了与会者的共识。中国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掀起了一股“科尔奈热”。科尔奈的改革目标模式受到广泛关注。1986年,《短缺经济学》中文版面世,一时洛阳纸贵,出现《短缺经济学》的“短缺”。

科尔奈为中译本写序说:“理解现实总是准备变革的第一步”。有学者指出:这位经济学家和他的书,对于中国官、学两界的影响是空前的,其中有启蒙性质,同时也树立了经济学实证研究的风气。让今天的人理解《短缺经济学》可能有些困难。因为传统的社会主义几乎不存在了,短缺也不复存在了。

然而,在人类20世纪的漫长历史中,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上有几亿人几十年生活在短缺经济中,难以计数的人饿死在这一时期。40岁以上的中国人,都有在严寒里排队凭票购物的经历,短缺意味着贫穷,而支撑短缺的是自诩为最优越的传统制度。

科尔奈的伟大在于他描述和揭示了这一切;他的遗憾或幸运,则是所描述的制度在地球上已经不复存在了。无论如何,科尔奈对于20世纪经济思想的贡献是独特的。

同理,当我们再次回望改革开放前,由于物质短缺引发改革的内在动力和民意基础时;当我们审视当今的中国国力强盛,回望总结当年的经济改革的经验教训时;当我们为下一步改革开放定下基调时,那些曾经的经历和付出的代价,都将使得我们在今后的举措出台时,更加重视国计民生、行稳致远。

作者是中国资深媒体人

票证曾经被中国老百姓视为“第二货币”,并因此成为与人民币平起平坐,甚至比钞票还珍贵的“生命票”,演绎了太多家庭的悲欢离合,造就了许多人的凄苦人生。

赞一下
(5)
55.6%
赞一下
(4)
44.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