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中美“休战”与紧缩的国际体系(2)

时间:2018-12-03 09:1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第二,不平衡发展改变了治理格局,随之而来的是责任与权力的重新分配。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还没有得到确证,但是中国实力的抬升是不争的事实。特朗普“退出主义”的核心原因就是不愿意再承担全球治理的成本,关注的是美国的相对收益;在G20之前,特朗普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的时候认定,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占美国的便宜,他对“发展中国家”也失去了耐心,要的是对等贸易。不是美国遇到了挑战,而是美国已经厌倦了现有的体系;可以说,美国才是真正的“修正主义国家”。

第三,源于1970年代,并在冷战后不断强化的全球化浪潮出现了分岔,甚至是逆转。过去40年,全球化如同潮水一样涌动,全球商品、资金、技术和人员的交流掩盖了诸多的矛盾。40年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开始释放,对本土利益的强调压倒了全球化话语,仅仅两年时间,全球政治话语已经出现了180度的转折。

第四,支撑全球化的地缘政治结构正在裂解,多元权力中心时代来临。“冷战”后美国一枝独秀,也可以说是单极世界。2001年后,全球反恐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全球安全话语和安全态势。美国从2009年开始进行战略调整,结束了伊拉克战争,2014年从阿富汗进行撤退,即便在叙利亚危机、ISIS兴盛的时候,美国都保持了高度的克制。特朗普上台之后,试图塑造一个“有性价比”的安全结构,无论双边军事同盟,还是北约,都需要盟友承担更多费用。大国回归传统、强势领袖频出,外交与安全已无定法,因时因势而变,规则让步于策略。

中美关系是当下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没有之一。在G20峰会上,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得以凸显。两国元首抓住今年最后一次重要机会实现了会晤,就贸易问题进行了坦率的磋商,为中美贸易战按下了暂停键。

中美双方达成的基本共识包括:芬太尼被列入受控制的物质,向美国输出这种物质,会受到法律制裁;高通-恩智浦的交易若再次递交,中国会允许。可以说,这两项都是具体的成果,也是在短期内可以执行的。

另外,美国不提高关税水平,而中国将购买美国的农产品、能源等,以此减少贸易顺差,努力实现中美贸易平衡。今年5月中美高级别磋商时,基本达成了类似的共识。关键的一点在于,在未来90天内,中美将就支持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网络、服务业等多项议题进行谈判。

可以说,中美元首会晤为两国提供了90天的谈判和磋商的时间,至于未来前景如何,还要看双方经济官员能否在这一揽子议题达成共识或者妥协。

在G20峰会之前,美方透露出的信息是比较强硬的。但最后的结果表明,特朗普是最终的拍板者,白宫的“鸽派”(库德洛、姆努钦)和“鹰派”(莱特希泽、纳瓦罗)都参与了午餐会,应该说最后的结果也是两派之间妥协的结果。但对于拥有“水银”一般好动心灵的特朗普来说,共识是暂时的,他要的结果却一直没有变化。给“鸽派”的是一个谈判的机会,给“鹰派”的是谈判有时限。

美国对华战略是不是因为这次休战而有了根本转变,现在来看似乎并没有,比如彭斯的一系列讲话,尤其是10月的对华政策演讲,代表了白宫的基本态度。值得关注的是,中国问题专家白邦瑞的影响力越来越突出,中美之间的“马拉松”不会停歇。G20峰会前夕,美国舰队在今年内第三次穿越台湾海峡;白宫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认为,半年内中国的改变微乎其微。而纳瓦罗、莱特希泽的“在场”也说明贸易战的团队依然如故。

中美是不是要陷入“冷战”的泥潭之中呢?首先要清楚:“冷战”的要素有哪些?核武器加阵营化的对垒。现在来看,中美关系中有一些构成“冷战”的要素,比如两国都是核国家,在意识形态、地缘政治上存在着分歧。但中美并不是两个平行市场,而是嵌套在一起;在经济上,中美关系就是孙悟空与铁扇公主的关系,真正的危险时刻是孙悟空从铁扇公主的肚子里跳出来时。另外,中美之间还没有形成阵营的对垒,而是灵活的外交。当然,美日印三方领导人会晤也越来越呈现出印太战略具有的“阵营属性”。

在G20峰会上,我们看到了一个日渐消失的昨日世界,但明日世界如何,还不得而知。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责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赞一下
(10)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