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昊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在11月底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会晤,双方还可能会就经贸问题达成协议,他已指示内阁官员加以准备。然而,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库德洛等随后却表示,特朗普并未提出这一要求,美中谈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美国司法部还宣布起诉中国的国有企业福建晋华公司,称其涉嫌盗取美国半导体公司美光科技的知识产权;美国商务部近期也将出台加强对华出口管制的新政策。显然,虽然中国方面对解决经贸摩擦持开放和积极态度,美国似乎没有停止激化对华贸易争端的意愿,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的新一轮施压过程短期内难以结束。
忧心技术领导地位
对特朗普而言,“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挑起与中国的经贸摩擦,是应对来自中国的战略竞争的重要一步。美国之所以不会轻易收手,是因为双方经贸摩擦的背后是有关“技术领导地位”的竞争。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副总裁刘易斯(James Lewis)所言,经贸摩擦关乎贸易赤字、技术优势等问题,或将演变为一场更广泛的战略对抗。
近年来,美国对美中经贸关系的判断转向负面,不再相信合作共赢。在他们看来,中国正在通过强制技术转移、并购美国初创企业等方式,系统性获取美国技术,损害美国的长期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
一方面,美国认为,美国企业在中国的经营以流失大量技术为代价。今年春季上海美国商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五分之一的会员企业表示曾受到向中国转移技术的压力。白宫决策圈中的激进鹰派、总统高级顾问纳瓦罗主导撰写了有关中国对美国经济侵略的报告,在他看来,“寻求进入中国市场的美国公司既天真又自大,而中国在获取技术方面手段高明,两者结合对美国公司来说是致命的”。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行为感到十分忧虑,担心敏感技术和相关技术人才会被转移到中国。根据美国咨询公司荣鼎集团的统计,过去几年,美国科技类初创企业获得大量来自中国的风险投资,数额约占总投资额的15%。
这些初创企业往往致力于研发具有突破性的技术,而且很多是军民两用技术,这引起美国方面的警惕。此外,百度、腾讯、华为等中国企业近年纷纷在美国硅谷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延揽了不少美国科技人才。
美国国会提出的《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已经在今年8月正式成为法律,规定任何涉及美国关键技术的并购交易活动,都将接受更严格审查。一些国会议员并不讳言,该法案就是针对中国。
在不少美国人士看来,中国目前不仅在5G、人工智能、新材料等高端技术领域对美国构成实实在在的挑战,而且在车辆及零部件、电机和建设机械等中端技术产业领域日益强大。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一项研究认为,过去10年,中国制造的中端技术产品在全球的出口份额增长了两倍,达到32%,超过美国和欧盟。
中国出口商品的国产率也已经从60%升至80%,在关键零部件等方面减少了对发达国家的依赖。美国苹果公司2012年在华供应商只有七家,到了2017年已经增至28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向着更高位置迈进。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担心失去技术领导地位,包括先进机械、大型船舶等制造能力,将会严重影响美国的军事工业基础,进而威胁国家安全利益。10月初,白宫公布了美国国防部撰写的一份报告,称美国军方在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方面过于依赖中国,构成了“巨大的和日益增长的”风险。
报告对美国的军事工业基础和供应链作出系统评估,找出了近300个“漏洞”,包括中国对全球稀土供应的控制、中国企业成为美军弹药所需化学原料的主要供应方等。美国还担心,由于全球40%以上的复印机电路板在中国生产,存在中国植入病毒入侵美国国防系统的风险。
由此可以发现,美国对中国挑起的经贸冲突以及日益加深的技术出口管制和投资限制,具有十分复杂而深刻的背景,已经超越缩减贸易逆差的范畴。这些问题并不是凭借一两个协议就能轻易解决的。
正如CSIS的资深中国问题专家肯尼迪(Scott Kennedy)所言,美国政府内部的鹰派人物的确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将供应链从亚洲转移到美国,让美国和中国这两大经济体实现长期性分割。新美国安全中心副总裁拉特纳(Ely Ratner)近期也在《大西洋月刊》组织的研讨会上表示,美国政府内部现在讨论的问题不是要不要与中国“脱钩”(decoupling),而是“脱钩”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