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国家的援助请求迫使IMF面对一个紧迫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困境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贷款造成的?
一年多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一直在对低收入国家不断上升的债务水平发出警告。如今,与巴基斯坦关于紧急援助的会谈,以及安哥拉、赞比亚和其他国家的援助请求,迫使该基金面对一个紧迫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困境在多大程度上是由中国的贷款造成的?
问题是,没有人掌握回答这个问题所需的信息——从而保证北京方面会在官方债权人债务减记中尽自己一份力。
在过去十年里,中国填补了西方捐助国留下的缺口,为政治盟友及推进其商业与地缘政治利益的项目提供了不附带条件的资金。
在没有官方数据的情况下,甚至连贷款的规模也很难评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称他们的工作“更像是……侦查,而非记述”,他们估计,在2000年至2017年间,中国政府、银行及承包商向非洲政府及其国有企业提供了约1430亿美元的贷款。关于贷款期限、成本和条件的信息几乎不存在。
这对IMF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评估债务的可持续性是IMF职能的核心。如果搞错了,或在没有信息的情况下去评估,会损害IMF的信誉。”该基金的一位前高级官员表示。
IMF决意解决这一问题所面临的第一个重大考验就是巴基斯坦的援助请求:会谈将于1月份重启,此前,本周结束的一次工作人员访问没有达成协议。
该基金的声誉岌岌可危:他们必须解释,上一次对巴基斯坦的援助2016年才结束,为什么这个“回头客”又陷入了困境。但由于中国贷款的不透明性,很难判断该国债务是否为可持续的。
对于一个新兴市场来说,巴基斯坦的主权债务很高,约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70%。其中可能有一半的债权都属于中国,中国已承诺为价值约600亿美元的项目提供资金,并把巴基斯坦当作“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简称BRI)的基石,该倡议计划在80多个国家资助与兴建基础设施。
这位前IMF官员表示,即便没有债务减免,巴基斯坦的财政或许也是可持续的,但前提是没有大规模的隐性负债,如对国有企业贷款的担保。此外,还必须确定中国贷款的条件,分析人士表示,中国贷款通常以最高的商业利率发放,而不是双边发展援助通常采用的优惠利率。
上个月,当被问及巴基斯坦问题时,IMF总裁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坚称,IMF将要求其债务的性质、规模与条款“绝对透明”。这一要求是最近会谈的症结之一。
但中国与该基金做法上的差异,揭示出两种相互竞争的全球发展愿景之间更大的不一致。
IMF代表华盛顿共识,强调多边倡议、公开采购和财务透明。中国在“一带一路”中的做法主要是双边的,项目细节不公开,合同主要授予中国国有企业。
考虑到其他国家很快就会排队申请IMF援助的可能性,情况很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