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胜舟:贸易战能否逼出中国改革新动力?(2)

时间:2018-11-01 07:4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无论贸易战是小打、中打、大打,作为两个核大国、两大经济体,既要有责任管控风险,防范贸易战升级和扩展为外交战、金融战、情报战、科技战、军事战,也要有理性寻找共利共赢,例如朝鲜问题上,美中就有共同利益,也有合作空间。

美国作为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有应激反应和防范措施很正常。笔者最担忧的是两军误判,在南海擦枪走火,双方坐实为战略敌人,恶性循环冤冤相报,对世界都是大灾难。

中美贸易战未解之前,军事应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器、压舱石和止损线。10月18日,中美防长在新加坡举行了90分钟“坦率而坦诚”(马蒂斯语)的会谈,参与会谈的美国助理国防部长施赖弗评论,“和我们一样,中国人对保持局势正常和稳定感兴趣。”10月27日,马蒂斯称,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将于本周访问华盛顿。可见两军、两国仍然是理性占上风。

解困:改革开放、民生民权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形势严峻,民众和企业信心不足。中国经济的体量和后劲,短期应对中美贸易战没有任何问题,但中长期而言,预期损害日益凸显。无论外资还是中资、国企还是民企,为规避高额惩罚性关税的风险,不得不加速转移产业链至美国、越南、印尼、墨西哥、印度等国,中国部分地区的制造业可能空心化,投资、产值、税收、就业、消费、出口等都有连锁损失。

中国经济的弊病风险和信心缺失,不是高层一两次喊话打气可解决。渡过难关最关键的还是坚持改革开放,保障民生民权,自己少犯错。近期而言,期待十九届四中全会做出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中长期而言,期待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2月18日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日。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固然在中观层面(中央部委及内设司局的职责合并、增删)有些新意和亮点,但以此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成色或略显不足。如年底只是开个纪念大会,更与国内、国际的迫切需求和期待有落差。如在纪念大会之前召开四中全会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定,对金融、法治、民生、民企等高度关注的瓶颈做出集中突破的顶层设计,足以稳定人心、稳定资本。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将其列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治理”与“统治”的区别,关键在于治理主体的多元平等,解决好其中的逻辑自洽。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1964年对“公共领域”的定义,强调公众参与公共领域的讨论是平等、批评的,逻辑地延伸,必然也应是多元的。

中国实现和平崛起,如何让国内、国际(包括美国)口服心服,是个宏大、独特、艰巨的任务。可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题,这值得被列为中共二十大政治报告的主题。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公职人员及其家庭财产自上而下公开、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中共由革命党向执政党民主转型、公民社会茁壮成长蔚然成型等,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凛冬虽至,春天不远。我们满怀希望,拭目以待。

(注:作者为独立评论人,微信ID:SSWYPL。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赞一下
(95)
84.1%
赞一下
(18)
15.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