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秒:美正将中国推“新冷战”边缘

时间:2018-10-23 07:32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陈相秒

今年以来,中美围绕经贸摩擦、南中国海问题、台湾问题的对抗不断升级,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美可能爆发“新冷战”的担忧和热议。特别是许多国际分析人士,将美国副总统彭斯10月4日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长篇演说,解读为美国开启“新冷战”的宣言。

美国频繁的军事行动已经使得南中国海成为中美对抗的最前沿,似乎也正在将南中国海推向“新冷战”的边缘。从彭斯充满火药味、咄咄逼人的演说以及五角大楼近日对外释放信号,将在南中国海和台湾海峡密集开展联合军演可以看出,美国似乎有意试探中国的战略底线,南中国海上空的“冷战”阴影似乎正在形成。

事实上,近日之情形再次印证了一个基本判断:围绕南中国海的竞争,很可能成为中美结构性矛盾的集中爆发点。

在过去的两年里,特朗普政府对待南中国海问题虽稍显低调,但其对南中国海之于美国全球战略重要性的认识明显提升,对在南中国海所面临的挑战与威胁的认知发生了实质转变。

如果说美国在奥巴马时期清楚地表达了它在南中国海的所谓“国家利益”关切,那么目前美国已经清楚地将中国在南中国海的巡航执法、南中国海岛礁建设及军事设施部署,以及加快推动“南中国海行为准则”磋商等种种行为,视为对它在亚太地区秩序掌控力的挑战和威胁。

美国的这种威胁认知包括:在南中国海地区军事力量的压倒性优势遭到削弱、在地区海上规则的制定中被边缘化、其主导的地区多边和双边安全架构面临冲击。美国认为,中国正在从地区力量分布、行为规则、安全架构三个层面“将美国挤出西太平洋”。

基于这种错误的判断,美国通过外交上合纵连横和军事上的强势介入,明显加大在南中国海的战略投入。从今年上半年以来,美国学界开始提出,特朗普政府应该采取比航行自由更为强硬的措施,以应对中国在南中国海的“进攻性”举措。这一信号在近日彭斯的公开讲话中再次得到了印证。至于美国未来将采取何种更为强硬的措施,目前尚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即澳大利亚、日本、越南等美国在西太平的盟友和伙伴国将继续支持美国,加大在南中国海的战略投入和针对中国的竞争筹码。换言之,美国正在通过“印太战略”的框架,打造中美南中国海对抗中的“美国阵营”。

中国则在不知觉中“被划入”了“新冷战”的另一边,即“中国阵营”。南中国海对于中国而言,攸关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亦即中国既要维护在南中国海的领土主权和海域管辖权,又需在南中国海建立海空攻防体系,并确保南中国海的能源进口和货物运输通道安全。

在许多战略分析家看来,南中国海是中国抵御来自东南方向的外部威胁天然水域屏障,同时也是中国向印度洋和太平洋延伸国力,建立确保国土安全第二道屏障的战略通道和重要出海口。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在南中国海频繁的航行自由行动,实则正是在挑战中国国内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底线和政府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倘若美国继续步步紧逼,以其所为更加强硬的军事行动来“秀肌肉”,这不仅无法达到让中国退步的目的,更将激起中国国内民众对其抵触甚至敌对心理。中国政府也将不得不采取一切可能手段,以维护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防务安全的根本利益。

坦率的讲,对于一场在“家门口”的冲突,中国始终处于不利一方,这恐怕也是美国所算准的。

其一,假使中国未能有效制止美军的情报搜集和抵近侦察,还陷入南中国海冲突的被动局面之中,这不仅将消耗大量的战略资源,还将大大削弱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区正在形成的战略有利态势。

其二,即使中国真的将美国排除出南中国海事务之外,日本、澳大利亚、印度、英国等美国的盟友,也会以维护借航行安全和地区势力均衡为由,机制化在南中国海部署军事力量,中国在南中国海地区面临的军事较量对象和压力都将增加。

其三,东盟(亚细安)国家对中国的不信任感和威胁认知将进一步强化,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盟国家很可能会加快、加大采取军备采购,加强东盟内部的安全事务协调与合作,以此作为对中国对地区力量分布平衡破坏的回应。同时,东南亚国家对于与中国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的戒备和排斥心理也将进一步加剧。

赞一下
(27)
33.8%
赞一下
(53)
66.2%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