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聿文:中国离诺贝尔奖越来越远

时间:2018-10-12 08:0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邓聿文:缺乏自由思想和言论空间,官本位的行政体制和科研体制抑制人才成长,是影响科研、学术、创新的主要问题。

写下这个题目,可能一些人会不爽:中国不是曾经有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吗,怎么能说离诺奖越来越远?不错,文有莫言,理有屠呦呦,但是,这充其量只能说中国已经打破了没有诺奖的尴尬,与我讲的离诺奖越来越远并不矛盾。

文学奖而言,因为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不同,很难说获奖作家就是写作水平最高的,获奖作品就是传世之作。而屠呦呦的获奖,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事后的补偿,因为她获奖的研究成果是在上世纪70年代做出的(这并非否定她在该领域仍处领先地位),而在当代前沿的科学研究上,毕竟还没有中国科学家获奖。

同东邻日本相比,中国在这方面更是相形见绌。日本18年16个诺奖,几乎年年都有科学家获奖,包括今年。美国就更不用讲了,每年都囊括了诺奖几大类别的一半以上奖项。

以前人们在提到中国与诺奖无缘时,一个最大似乎也有说服力的理由是,中国在科研和教育领域投入的经费不多。这在七、八年前是一个实际情况。

一定程度言,科学研究是一个烧钱的活,尤其是现在科研,高度依赖实验,没有大量的投入,连实验的设备都买不起,就甭谈什么成果了。从这个角度看,有了钱不一定出得了科研成果,但没有钱,大概率出不了科研成果,或者出的成果也是二、三流的。

美日科学家能够延揽大部分诺奖,当然跟它们长期舍得在科研和教育方面投入有直接关系。然而,自从中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后,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在科研和教育上的投入总量已经超过日本,逼近美国,从科研用的设备看,中国的很多研究机构比美国还先进。

企业在科研上也舍得花钱,像华为的科研投入不输于任何一家企业。科研人员的待遇也有大幅提高,现在中国用在一些领军人物的薪水和待遇,不必美日科学家少。

这当然不是说国家在科研和教育上花了很多钱,没有见到效果,公允而言,是取得一些成绩的,甚至在某个方面也有很大突破。比如中国在国际上的专利申请量似乎已居世界第一。杨振宁先生就曾颇有信心地预言,中国很快将进入收割诺奖的季节。

不过现实总是让人不争气。自莫、屠二人获奖后,中国又开始和诺奖绝缘了,每年只能眼巴巴看着美日欧的科学家和经济学者将大奖揽入怀里。现在我们不能再把原因归咎于国家在科研和教育上的投入不足。摘不到果子,肯定有比投入更本质和关键的因素。

仔细想想,有两点需要指出。第一点,是缺乏自由思想和言论空间。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和追求定于一尊的教育本质上是抑制个性和创新的,再加上政治体制和政治气候容不得异见和宽容,整个社会难有思想和言论的自由,而科研、学术和创造是需要争论和奇思妙想的,是需要破除思想禁锢的。

诺奖奖励的是原创成果和重大发现发明,虽然中国也一直在强调研究的原创性,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上,在若干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但是,当科研人员和学者们挖空心思在一项具体的学术研究中要论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优越性。

当局把中国科学取得的成果归功于领导人思想的指导时,就在无形中为所有的科研人员和学者打造了一幅思想的枷锁和一种不良的科研学术导向,显示的就是真正的思想自由和自由思想的贫乏。证之人类历史和科学史,这是不可能出原创思想和成果的,即使在某个段出现一些重大发现和发明,也无法持久。
 

赞一下
(72)
79.1%
赞一下
(19)
20.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