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农建:中美贸易战与东西方文明冲突

时间:2018-10-08 07:3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时事透视

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中美贸易战固然反映了中美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但从更深的背景来看,这其实也体现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

西方文明的扩张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来,西方文明挟坚船利炮、工业产品、科学技术和自由民主理念,所向披靡。对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来说,所谓现代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西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以西方文明取代当地原有文明的过程。

在这种文明的冲突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传播学上的扩张、抵抗、融合和蜕变等现象。从地理维度来看,在一种较为进化的、占优势的文明扩张中,古老文明板块的边缘部分,会首先被蚕食,而变成优势文明的一部分;而位于地理纵深的、具有厚重历史底蕴的古老文明的内核板块,仍然在力图抵抗异质文明的进攻,以求自我保存。

以东亚文明板块为例,在这一地理区域持续100多年来的西方文明的扩张,导致其边缘部分如日本、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的西化,被纳入西方文明的阵营;而这一文明板块纵深的内陆腹地,则一直在节节抗退,试图守住阵脚。

从文化维度来看,同样存在边缘被蚕食的现象。当年旧文明的维护者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就是试图以表层的退却,而达到保存内核的目的。

于是,就像我们今天在东亚板块纵深的内陆地区所看到的,从科学技术、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教育体制、服装时尚、经济管理、医疗体系、军事等等,属于“用”的、表层的范围,无一不是采用西方标准和或基于西方的概念体系;而属于“体”的、内核的范围,则仍然保留了那种原有的模式,或者说是原有模式的现代翻版,如古老的政治模式,经过苏式威权政治体制的改造,而变成当今的特色体制。

一直以来,在西方世界看来,西方文明有两大法宝,就是经济上的自由贸易和政治上的自由、平等和民主的理念。通过自由贸易,实现以西方国家利益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通过传播自由、平等和民主理念,将当代西方的政治制度推广到世界的每一个国家和地区。

然而,今天这两大法宝似乎不灵了。自二战以来,随着原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的纷纷独立,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教育、工业生产和经济管理等知识的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从来料加工和引进外资开始,民族工业发展起来,经济上逐渐成长壮大。它们利用自由贸易的体系,大量生产产品,返销西方国家。

另一方面,西方国家自身由于高工资、高福利和高税收的存在,导致国内资本利用自由贸易体系,流向低工资、低福利和有税收减免优惠的发展中国家。这就导致了一方面是经济竞争对手的崛起,另一方面是自身经济的失血。随着财富东移,西方世界在全球财富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减少。

随着经济力量的减弱,政治理念的推广似乎也遇到了挑战,其中一个最令许多西方人沮丧的是“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似乎是突然之间,一跃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

所谓“中国模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资本主义的经济体制与威权政治体制的结合。在100多年来的中西文明冲突中,节节败退的古老文明似乎终于守住了阵脚。体制维护者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梦想终于实现,并似乎获得了成功。

风水在倒转,当年的进攻者,如今成了防御者。西方国家在经济失血的同时,遭受了外来产品倾销的攻击,贸易逆差日益增大。尽管西方国家在经济总量和核心技术上仍然占有优势,但是从力量消长的势头来看,却不能不感到焦虑。

赞一下
(53)
64.6%
赞一下
(29)
35.4%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