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波:中美贸易战再认识 贸易战局势

时间:2018-10-03 08:1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美经贸关系虽然屡有争议,但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和平解决,即便爆发争端,也只是在很局部的范围内。但今年4月开始中美贸易战正式打响,到目前中国高达2500亿美元的输美商品被征收惩罚性关税,美国1100亿美元输华产品也被中国实施了关税报复。

一时间,世界两个最大贸易国爆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贸易战,而且仍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关于中美贸易战,国内外媒体纷纷关注。然而,笔者对于当前不少的分析存在相当大的异议,认为它们存在明显的认识误区。在此笔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供读者批评。

当下一个相当流行的观点是美国目前从政客到百姓,从商界到学界,对中国的观点都相当负面,因此贸易战更像是美国举国上下同仇敌忾,发出的“最后的吼声”。

其实美国百姓一如既往的主要关心国内事务,对于国际事务更多只是受媒体影响,呈现一定的波动性。根据美国媒体和智库的民调,对华持正面态度的比例平均而言是有所下降,但在历史合理波动范围之内,远未达到“万众一心”讨厌中国的地步。政客们倒是表现得比较激进,最近涉及几个较为反华的提案都在参众两院以超高 比例通过。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通常政界都流行一个“潜定律”:当政不搞事,搞事不当政。也就是说过去不管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当政,对华政策还是相当“克制”的,而当居于在野党一方时,又会反过来提出挑衅性提案。

2018年则表现得很特殊,以特朗普为首的共和党一改2017年对华友好的形势,对华采取了激进的系列政策,导致中美两国在未出现任何重大冲突的情况下,美国政界却突然一边倒的做出反华举动。

因此,若是民主党的希拉莉当政,中美关系也很可能紧张,正如奥巴马第二任期的发展趋势一样。但是特朗普这种前恭后倨的做法,的确让全世界,包括美国的观察家在内大跌眼镜。

第二个认识误区是,长期以来作为中美关系压舱石的美资企业,不再愿意替中国斡旋发声了。其实这样的说法并没有充分的根据,美资企业仍是维系中美关系的主体,只是其对特朗普政府而言,短期内没有明显效果了。

诚然,按照诸多外国驻华商会(包括美国)的报告,外国投资者普遍抱怨中国市场对他们事实上在收紧,但是在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中,它们还是像以往一样主体上反对中美对抗。

比如美国商务部在指责中国“强制技术转让”的声明中,引述美中商会问卷结果显示,只有19%驻华企业表态认为的确存在强制技术转让。又如美国在第一批针对340亿美元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制裁之际,展开企业听证和问卷,结果高达83%的美国企业对其相关的中国进口产品的制裁表示不支持。

在第二次针对160亿美元货值中国进口商品举行的听证会上,反对的企业比率已达93%。最近一次针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的听证会上,反对制裁的 比率已超过了95%。令人遗憾的是,企业对这届美国政府的影响力大不如前,造成了目前中美贸易争端缺乏来自美方的稳定器。但是,政府是会换届的,而企业将会存续,其压舱石的作用也必然持续。

那么为何在历届共和党和民主党政府始终都屡试不爽的压舱石,在这届美国政府面前却突然失效了呢?这就得从分析特朗普本人入手了。一位加拿大中央银行的高级官员曾经如此评论特朗普:他是一位西方社会中罕见的独裁领导人。记

得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刊登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照片,那是在特朗普上台伊始时召集其核心幕僚阁员开会的照片。令人吃惊的是,仅仅过了210天,这些人除了副总统彭斯之外,因为意见相左全部被特朗普解雇替换。美国媒体揶揄,彭斯之所以能“幸免遇难”,仅仅是因为总统无权解雇副总统而已。

赞一下
(77)
64.7%
赞一下
(42)
35.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