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自由主义国际秩序 先摒弃欧美领导思维

时间:2018-09-25 08:0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创刊175周年的英国杂志《经济学人》最近以改革自由主义为题,点出政治、经济、国际秩序均须重塑,方能挽救当前面临危机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求变之声其实早自2016年英国脱欧及美国总统大选以后即甚嚣尘上。

特別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国、俄罗斯、匈牙利等国家均由强人执政,令外界更相信自由主义秩序已受动摇。惟当前变革的呼声不少仍未摆脱以往欧美领导的思维,无益于给危机开药方。

何谓“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向来没有严谨的学术定义。笼统而言,它一方面主张国家奉自由主义为圭臬,例如尊重言论自由、民主选举、人权等原则,并限制政府权力;另一方面,国际秩序亦应以此等自由原则为基础,维系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秩序。

但显而易见,自由主义国际秩序迄今只为一种理想状态,不论是1945年战后世界或1989年冷战后格局,全球仍然有多个国家有悖于自由主义原则。换个角度说,美国政治学家福山1989年的“历史终结”预言只为一厢情愿的主观期望。

福山原本以为,西方自由民主政治在冷战后会成为国际主流,但俄罗斯、中国等却证明另一套管治模式亦可以行之有效,匈牙利总统欧尔班限制民间组织发展,波兰政府收紧司法控制,均有背离自由民主理念的迹象。

更重要的是,连传统民主大国美国亦行民粹政治,特朗普的支持度反映出美国民众对排外、单边主义的追捧。自由主义国际秩序支持者遭遇重大挫折,几可说是全球共识。

对他们来说,最大的问题当然是如何才能挽救危机。《经济学人》在9月15日出版的长篇文章中提出三大方针,认为该以军事、经济及政治理念挽救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军事方面,它认为应吸取上世纪20年代国际联盟的教训,该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基础,稳定国际政治秩序;

经济方面,《经济学人》认为随贸易全球化,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已经密不可分,形成互相依赖的格局,令政治关系及合作亦更形紧密;传统的自由民主政体应向外宣扬政治理念,起模范作用。

三管齐下本无不妥,但《经济学人》的药方背后潜藏的却是一种欧美主导的思维,恰好是自由主义面临危机的原因。例如在军事方面,他们主张美国的欧洲及亚洲盟国加强军事实力,防范新兴势力的威胁。

文章多番批评美国总统特朗普违背自由主义,但与此同时,却不讳言美国值得信赖,这无疑欠说服力,正如美国学术界已开始正视这个传统大国亦出现专制政治的危机,多名政治及法律学者还出版论文集《Can It Happen Here? Authoritarianism in America》(《它可在这里发生吗?美国专制主义》)。

毫无疑问,欧美素来有自由民主政治的传统,根底比起多国深厚。英国的密尔、德国的康德等哲学家,早在二、三百年前已经提倡自由主义,捍卫人民的权利。但这不必然代表欧美国家就是自由主义秩序的捍卫者。即使在特朗普时代以前,世界已经看过欧美如何破坏国际规范,包括小布什和布莱尔绕过联合国安理会,假借“大杀伤力武器”之名发起伊拉克战争;

连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奥巴马亦曾贸然出兵利比亚,令当地陷入内战乱局,至今未见和平。如今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无视世贸规则等,固然是做得更彻底及赤裸,但那种大国凌驾规则的心态其实如出一辙。

事实上,二战以降建立的国际秩序,一方面既可说是自由主义体系,但另一方面它更是共识为主的秩序。世贸规范贸易关稅,安理国监管军事行动,基本上国际秩序由共识而来的规则所维系。只是不知是否十八、十九世纪的欧美帝国犹有余晖,以至西方大国总有种“大国责任”的心态,认为在重要时候可以超越规则,以正义之名单方面行动。

赞一下
(3)
30%
赞一下
(7)
7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