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国企略降 民企被动加杠杆

时间:2018-09-19 10:2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今年上半年,在去杠杆推进过程中,国企、民企明显分化。

9月18日,中国社科院属下的一个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去杠杆报告(2018年二季度)》(下称报告)指出,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由2017年末的157%下降到2018年二季度末的156.4%,半年下降0.6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国企民企出现分化——国企资产负债率下降,而民企则在被动加杠杆。其中,国企资产负债率从2017年末的65.7%回落到65%;私营工业企业加杠杆趋势明显,资产负债率由2017年末的51.6%提高到55.8%。《报告》由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所属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发布。

报告分析称,国企资产负债率下降,其中一个原因是负债减少,但贡献更大的是资产上升——二季度末国有工业企业负债较去年末下降0.5%,但资产上升0.9%。

民企资产负债率上升,主因在于资产缩水严重,虽然资产和负债同时收缩,但资产方降幅更大,导致资产负债率被动提高——二季度末,私营工业企业负债较去年末下降0.3%,资产下降7.8%。

对此,报告认为,非金融企业特别是国企去杠杆是本轮结构性去杠杆的关键,自去年开始,国有企业去杠杆略有成效,但可持续性尚待观察;原因是国企去杠杆的成效和收入端的改善关联较大。

“近两年,在去产能和环保风暴影响下,由强制限产导致的供给收缩,使得中上游行业利润增速可观,而国企在中上游行业中占比高,带动其利润增速的明显改观。

”报告指出,前期企业利润过于集中于中上游行业,以及国有企业扭曲性结构失衡,会影响利润改善的可持续性。“在价格因素主导企业利润变化的情况下,之前的利润改善顶多是暂时的、名义上的改善,企业投资效率并未趋势性扭转。”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在国有企业轻微去杠杆的同时,今年年初以来私营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却有了较大幅度的上升,这和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私营企业去杠杆、国有企业加杠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一波私营企业的加杠杆,并不是伴随着经济复苏的主动加杠杆行为,而更多是在融资环境变差和国有企业挤出效应共同作用下的被动加杠杆。”报告认为,一方面信用收缩期融资成本的显著上升导致企业支出大幅增加;另一方面,上游企业对中下游行业利润的侵蚀,资金链紧张对企业经营效益和利润留存比例的影响,使得权益资本占比下降。

整体而言,报告认为,目前国企去杠杆的根基并不扎实,而民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被误伤形成的去杠杆主体错位。要打破这种困境,应从效率改进切入,果断打破刚兑,加快“僵尸企业”出清,将其占用的信贷资源释放出来,促使债务资金配置到新兴产业部门、高效率企业和民企。

对于近期的监管政策调整,报告称,微调是适宜的,但微观监管政策不同于宏观调控政策,不具有逆周期调节作用,不应针对短期波动频繁调整,政策方向和力度应保持相对一致。否则,不仅监管政策可信度有损,而且会影响市场预期、扭曲市场主体行为。

此外,报告指出,要实现完美去杠杆,应允许债务清理机制发挥作用。

赞一下
(1)
33.3%
赞一下
(2)
66.7%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