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颖刚:城市化转型过程中的房地产是比股票市场更重要的资本市场;要使流入劳动力真正居住下来,就要让他们有机会分享城市化进程中的资产升值。
高房价一直都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焦点问题。近来,在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下,各地的房价趋于稳定,但是监管层没有想到的是,摁下葫芦起了瓢,房租接棒房价大涨。
7月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租金环比涨幅分别为2.4%、2.1%和3.1%,同比涨幅分别为21.89%、16.46%和29.68%,可能让那些“买不起房”的租房者也“租不起”了, 背离“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初衷, 使建立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的目标渐行渐远。
为什么“买不起”会进而变成“租不起”?
传统的观点认为,房租是基本面,而房价是未来所有房租的折现,因而,房租决定房价而不是房价驱动房租。但是,房屋具有耐用消费品和投资品的双重属性,这使得房价和房租的跨市场关系不那么简单。衣食住行都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消费,其中最重要的一项耐用消费就是居住,不论是买房还是租房,消费者都要从中得到最大化效用,并和非耐用品的消费一起构成消费者生命周期中的最优化选择。
虽然房价和房租都是内生变量,但房屋作为一种资产,是一体化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比较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相比之下,房屋的租赁市场则因房屋的地点和类型而细分并差异化,主要受当地因素的影响。大城市通常有很强的向心力(centripetal forces), 不仅吸引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更会吸引许多外来的资金来买房,首先受影响的是房价,而房价的变化及不确定性会进而影响到房租。
近期房租暴涨是多重因素叠加导致的,如拆除违章建筑、治理城中村导致出租房供给减少,开工季、毕业季、就业季的到来又使需求上升等,但深层次的原因是2018年中国楼市调控政策不仅着眼于“坚决遏制房价上涨”, 而且强调发展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但简单地控制房价违背市场规律,使炒房不成的人进入到炒租行列,从而使房价上涨没有完成的“任务”由租金来完成。
据悉,目前长租公寓和租房平台在大肆竞争式收购出租房源,并诱导租户和金融机构签订租金贷, 并用从金融机构贷出来的较长期(如一年)租金支付一部分短期(如三个月)租金给房东, 这实际上是金融中介的功能,属于监管盲区的影子银行,隐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租不起”比“买不起”的负面影响严重得多
高房价下,买不起房的人退而求其次选择租房,这相当于持有一种等待期权 (waiting options),等待收入上升或房价下跌至某一水平才买房。虽然很多人可能等不到在城市买房的那一天,但至少他们以较低的期权价格(房租的一部分)获得等待的权力。
但是,高房租使这种期权的价格暴涨,如果房租疯涨到超过平均工资的程度,则会使那些“买不起房”的租房者也“租不起”了,产生严重的挤出效应。
笔者和合作者的研究表明,劳动力在一个城市的居住成本越高,他流出该城市的意愿就越强;对于在居住地无房者、特别是那些无房的高技能劳动力,高房租的“挤出”效应尤为明显。
而且,高房租比高房价更会挤出人们的生育意愿,虽然现在二孩政策放开了,在城市工作的家庭却因为住房负担高想生不敢生,特别是那些无房者、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在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夫妻更容易放弃生育二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