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东:#Me Too与“运动”的中国图景(2)

时间:2018-08-10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原因之一,公共领域同时兼具合法性和行动力的议题已经为数不多。

有人可能说,往常社交媒体上不也有各种诉求吗?但他们没有统一的目标,称不上是运动。像个税、高考或疫苗等议题不是会引起更多人关注吗?关注者不等同于参与者。从关注到参与还需要条件。

把话拐回来。显然,#Me Too有点要打破安静的趋势,而不是完全碎片化。这意味着一种久违的、强大的能量。很遗憾的是,#Me Too的如下特征,使它给人的形象难以捉摸。

一是控诉中能真正进入话题中心引起注意的,往往只是有一定世俗意义上“社会地位”的侵害者,而不是更普遍的侵害者,他们仍然逍遥于运动之外。

有媒体征集性侵故事,他们也只不过是以“老板”“亲戚”或“同学”等面孔出现,对其影响甚微。何况绝大多数人更不知#Me Too是何物。

二是控诉很难进入高度官僚化的领域,进入了则必然遭遇更强大的权力反弹。两者一结合而出现的结果就是,最可能被爆料出来的是所谓的“公益圈”“媒体圈”“知识分子圈”。

往常还是报道禁词的“#Me Too”此间突然一路绿灯,今日头条、豆瓣和微博等社交平台,更是设置了专门的热门话题,直到朱军被曝才消失。

我不相信“阴谋论”,也因此,不愿意去妄自揣度这一现象的成因。阴谋论令人着迷,但阴谋论无法提供令人信服的解释。问题只是在于,昙花一现的#Me Too其进展特征好像似曾相识。有论者也因此紧张。目前经济社会的一些不确定性或许也增加了这一紧张感。

不过,#Me Too也是脆弱的。这不只是因为#Me Too来自社会而不是自上而下的政治主导,随时都可能被取消,而更是因为支撑#Me Too的意识形态注定不太可能成为中心议题,也就无法走出精英阶层将运动真正大众化,引起所有阶层关注、参与。

近代以来,还只有阶级这一种话语具备过这样的力量,它产生过影响世界秩序的浪漫想象和实验,也带来过一些灾难。#Me Too的建树,最终更可能在于更新人们关于性别关系,尤其是性骚扰与性侵中权力关系的观念。观念的力量同样重要,但绝不是一日之功。

作者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

赞一下
(3)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