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秒:中印关系正步入竞合并存新常态

时间:2018-08-03 08: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中印虽互为邻邦,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但两国关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稳定,尤其局部不确定因素易牵动双边整体关系大局,陷入相互对抗的状态,进而导致双边关系跳动于冲突对峙和密切合作的两极之间。

陈相秒

在停摆了一年之后,中国与印度第二轮海上合作对话7月13日在北京顺利举行。此举再一次表明,在经历了短暂的“洞朗事件”风波后,中印之间的双边关系终于回归正轨。

但回顾冷战结束至今中印关系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两国关系似乎正在亲密无间的理想主义,和对峙、敌视的极端主义,进入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务实主义新阶段。笔者认为,这种“竞合”型国际关系,才是世界历史发展中大国关系的“常态”。

中印关系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印度如何看待中国与处理对中国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期,在“道义外交”的原则之下,印度奉行对华理想主义政策。1958年至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之前,两国一度互视为兄弟友邦,并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共同倡导不结盟运动等层面合作办成了许多大事。

但经历了1962年边境战争、印度支持藏独势力等事件之后,印度对外政策开始转向“现实主义”,并将中国视为国家安全主要威胁之一,对华政策也转向了全面防范和对抗阶段,两国关系由此陷入了长达近30年的僵局对峙状态。

20世纪80年代中期,得益于两极体系的解体,印度开始推行大国外交优先主导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多边现实主义外交,致力于改善与周边国家和大国间的关系,并将对外政策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在此背景下,中印关系开始步入正轨。

但好景不长,作为印度教民族主义和印度保守右翼的代表——印度人民党,在1998年初上台后,印度又视中国为威胁和挑战,并以此为理由进行了核试验。在敌视中国的政策指导之下,两国关系再一次跌入低谷。

总结印度对华政策的历史发展脉络,不难发现印度时而以理想主义的视角,将中国作为最要好的“兄弟之邦”,但有时又采取绝对敌视的策略,显现出不成熟的一面。

中印虽互为邻邦,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但两国关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稳定,尤其局部不确定因素易牵动双边整体关系大局,陷入相互对抗的状态,进而导致双边关系跳动于冲突对峙和密切合作的两极之间。

2014年莫迪出任印度总理以来,中印关系再次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特别是2017年5月,印度以“一带一路”经过存在主权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为由,拒绝派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6月,中印边防军队在洞朗地区发生近三个月的对峙,两国军事对抗一度升级,双边政治、外交关系随之恶化。两国也由此未在当年7月举行的德国汉堡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举行领导人会晤,双边关系跌至1998年印度核试验以来的“最低点”。

但此次印度的对外政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务实主义风格,尤其是对华政策表现出了日趋成熟的一面。

一是面对洞朗事件引发的国内主流媒体、学者及政界的民族主义情绪,印度政府理性管控分歧,有效地遏止了冲突的升级。二是摒弃了以往的长期敌对政策,淡化矛盾分歧,回归以国家利益为导向的务实主义政策。特别是印度政府通过任用“知华”派人员担任外交部门要职,配合中国推两国高层的互访,及时推进双边关系回归正轨。三是针对此次事件,及时在2017年11月就建立高层军事热线用于防控冲突达成共识。四是面对美、日的极力拉拢,印度坚持独立、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对华政策,未做明显的阵营选择。

赞一下
(2)
66.7%
赞一下
(1)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