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曦泽:中国改革开放是二战后最重要事件(2)

时间:2018-07-05 09:27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历史并非那么必然。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人幸运。

改革开放前后两重天地,当今中年以上的人都能感受。除了切身感受,我们还能说点什么?我们能否从世界格局来谈谈改革开放?

有人说,苏联解体是二战后最重要的事件。普京就曾表达过这个意思。但我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来改变全球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格局的全方位的最重要事件。为什么?

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后,资本主义兴起,这是对封建主义的挑战和颠覆。但是,自由资本主义度过19世纪的黄金期后,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和平、繁荣、均富与自由。作为资本主义的挑战者和颠覆者,社会主义运动在一战后结出了第一个果实——苏联。二战后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世界划分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并以华约和北约两大组织为代表。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结束。但是,真正冲破冷战的,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主动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分享全球化红利,带来了这40年的大发展。大发展首先对中国有意义,民益富,国益强。其次,它率先证明,当今的全球化体系是最有生命力,能为绝大多数人提供更多自由、财富、公正和尊严的社会。

虽然很难断言中国的改革开放与苏联解体有多少关联,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成员,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作为世界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开放的中国不再被单纯地归为苏联阵营,当然也不属于美国阵营。但是,就美苏集团之间的冷战看,美国显然多了一支重要的友好力量,两大集团的力量对比就发生明显变化。

改革开放是苏联解体起点

可以说,中国一旦发动改革开放,苏联的解体就是迟早的事。同时,改革开放引入市场因素,充分体现了市场经济的力量,市场模式对计划模式产生压倒性优势。在军事方面,中美缓和,两大集团的实力也陡变。而在文化上,中国在保持自己的基本意识形态的前提下,向西方文化敞开胸怀,文化、心态都日益开放、多元。

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解构冷战秩序的大幕,它意味着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重新选择,意味着冷战制衡不再平衡。这种选择本身意味着对历史座标的重新判断,意味着历史天平的彻底倾斜。哪一种社会形态更符合人性和历史潮流,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选择中不言自明。中国的改革开放是冷战格局解体的起点,苏联解体则是终点。起点比终点更重要。

不仅如此,二战后,在世界博弈格局中,苏联模式在经济、文化创造力方面的劣势,已越来越明显,以致于美苏争霸,其实只有军事竞争。且越到后来,苏联的竞争力越来越小。但是,中国的和平发展,却让美国甚至西方世界感到包括经济、制度、文化、军事在内的全方面竞争。中国发展意味着,在以苏联为代表的计划经济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之外,可能还存在其他良性模式。

用中国传统话语讲,美国与苏联竞争失败,大不了亡国,但与中国竞争失败,则可能亡天下。虽然中国目前还存在许多社会问题,中美竞争的走势和结局,尚不能断定,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肯定的,40年来,中国的竞争力越来越强。对美国而言,中国带来的挑战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强于苏联的挑战。

苏联的失败已被现有理论所解释,而中国的发展却未被有效解释。对西方来说,中国的许多方面仍然难以理解,超出其想象。改革开放这40年的发展,对近几百年西方主导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观念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几百年都是非西方世界顺应、服从西方的历史,而中国吸收了西方的部分经验,却未整体服从和顺应西方。

虽不敢断言中国就能成功创造一种新模式,但改革开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所以,中国改革开放是二战后世界史最重要事件。

(作者是四川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3)
10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