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行之
近期事态表明,中美贸易战恐难避免。
6月18日以来,中方反复申明既不愿亦不惧贸易战,必然予以还击的态度,美方不为所动。日前,彭博社有消息称,美部分官员拟议邀请王岐山赴美谈判。但与6月初第三轮谈判前的乐观情绪不同,中国国内舆论普遍不看好7月6日大限前达成妥协的可能,甚至不认为此前会有新一轮谈判。比较普遍的看法是,至少300亿美元至500亿美元规模的贸易战在所难免。
主要是受此种负面情绪影响,6月19日,端午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上演了千股跌停一幕,此后数日震荡下行。监管部门立即发声,多家经济主管部门和媒体、学者密集解读上半年经济数据,以期稳定市场信心。这戏剧性的一幕,料想打击了许多人的信心,似乎压低了“主战派”的调门,壮大了“妥协派”的声音。
目前,受双方国内强烈的民族情绪制约,中美进一步妥协的政策空间相当有限。
一是在贸易逆差方面。上轮谈判,中方重点回应这一问题,开出了700亿美元的大单。未来继续让利的空间还有,但大幅让利将带来巨大政治压力,远甚于经济压力。
此前,缩减贸易逆差是中方避免贸易战的主要思路,而以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为代表的白宫“温和派”,一度也愿意在大幅削减逆差基础上达成“交易”并宣告胜利,据信总统特朗普也曾接受该方案。因此在中国副总理刘鹤赴美进行第二轮谈判后,双方于6月19日发表了不打贸易战的联合声明。无奈美国国内对此并不买账,认为又让中国“花钱消灾”,而没有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产业政策等更严重的关切。这也是美国政府放弃第二轮谈判所取得的共识,“反复无常”的原因。可见,靠进一步扩大对美进口额度以达成妥协的可能性很小。
二是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中方不承认有组织、强制性的“以市场换技术”的行为大面积存在,认为主要是市场行为。三是在市场准入方面。年初至今,中方已多次表态并出台了一些措施,这方面仍有谈判空间,但在金融等美国关心的领域,中国恐无法做出令其满意的让步。四是产业政策方面。中国舆论大多将“2025计划”列为底线。
其实2017年起,中国经济学界曾就产业政策的效果展开激烈的学术争论,林毅夫、张维迎、吴敬琏等顶尖学者先后加入论战,且没有形成共识。这说明,在产业政策上仍有讨论空间,也有修正余地。但当前情势下,尤其是“中兴事件”后,再就“2025计划”做出妥协,无疑等同于对美“彻底屈服”的城下之盟,在政治上已是不可行的了。
鉴于上述情况,除非中东、东北亚出现严重变数,骤然增加美对华合作需求,否则中美于下月打响贸易战是大概率事件。应该看到,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将是长期的过程,将由大大小小诸多贸易战组成,甚至成为跨越一个时代的持久战。中国必须坦然面对、冷静应对,打好“持久战”的“初战”。
就当下的初战而言,以特朗普的风格,加之美国高涨的民粹主义情绪的压力,美国势必在500亿美元规模的对华贸易战打响后,恫言加码。6月22日,美国已针对欧盟的关税反击,威胁对所有欧盟进口汽车征收20%的关税,该威胁是否实施也是一个重要参照和观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