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拥核”问题
根据上世纪80年代解密的材料,就在美国大使1949年5月中旬与中共开始秘议的一个半月后(6月下旬),刘少奇便率领中共中央代表团对苏联进行了秘密访问。这次密访持续到8月中旬,也就是司徒雷登8月初离开中国之后。
一个是“密议”,一个是“密访”。同样都是个“密”字,却派生出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密议最终流产,中美从此对立了20多年;密访确定了中共建国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中苏在之后的20年里建立了“同志加兄弟”的密切关系。
但同志归同志,涉及到核技术,同志也不管用。
刘少奇那次去莫斯科,也对苏联的核武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老谋深算的斯大林对此非常谨慎,只允许中共代表团观看了有关核试验的纪录片。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莫斯科并不真正相信中共新政权,特别是毛泽东本人比较明显的民族主义色彩。
反观中国今天对朝鲜核计划的反对,以及对半岛无核化的主张,似乎也能看到当年苏联对华核立场的影子。
问题是,正如苏联当年的抵触和限制,反而加快了中国独立研制核武的步伐一样,中国对朝鲜拥核的反对,也成了平壤“先军政治”的某种助推器。金家三代都认为,你中国不顾苏联反对研制核武,为何现在却来反对我做同样的事?
同样可以作比较的是,中国当年快速推进核计划,开始当然不是针对苏联,而是因为在韩战中公开与美国为敌后,担心华盛顿会对华动用核武。与苏联交恶后,中国的核武器客观上也对苏具有某种战略威慑作用,但这已是后话。
同理,金正恩大张旗鼓进行核试验和导弹试验,现阶段当然也不是针对中国,但他一旦真正拥核,肯定也会对中国产生威慑“副作用”。
这一对比也反映了两者的另一个相同之处:对公开的“敌人”或“对手”,自然不存在信任问题,但即便在同一阵营中,信任也是奇缺的。中国决定自力更生,当然是为了应对美国的核威胁,但同时也是出于对苏联反对和限制的一种“逆反”。今日之朝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还有,苏联当年反对中国拥核,也是因为担心北京“毛手毛脚”或“一时冲动”之下,可能会草率启动核武,或引发东亚地区的核竞赛;也担心美国由于过于敏感而率先按动核钮进行“第一打击”。鉴于中苏之间当时存在着《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一旦出现这种失控局面,苏联将被迫拖入一场它不愿意介入的核战争。今日之中国对朝鲜又何尝没有这样的担忧呢?
平壤未来可能的选择
1949年,中共作出了选择。那么,2018年,朝鲜又会作何选择呢?
这里其实涉及以下几个关键问题:一、朝鲜未来在中美之间会选择“一边倒”还是“中间道路”?二、在“一边倒”的情况下会倒向哪边?三、若走“中间道路”,会更偏向中国还是美国?
若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参考中共当年作出选择时的历史条件,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红色血统”。金家世袭与劳动党的理论指导,均源自马列主义及其与本国相结合的“主体思想”。
二、历史渊源。金家三代与中共和中国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密切关系,两国之间的同盟关系表面上还存在。金正恩不久前二访中国时,重新强调父辈们建立起来的战友情谊,不管是策略性的表示,还是发自内心的认同,起码是对这种“历史渊源”的某种肯定。
三、美方诚意。一如中共当年怀疑美方的动机和诚意,与美国交恶几十年的朝鲜又焉能轻易相信华盛顿?
四、体制匹配。朝鲜的体制是更接近中国还是美国?这恐怕是一目了然的事儿。还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表明,西方援助的背后总带有某种“釜底抽薪”的图谋,但北京无意改变朝鲜的体制。
五、发展模式。“西方模式”虽然依然强劲,但问题越来越多;而“中国模式”却正一路高歌,后劲十足。关键是,在经历了那么多坎坷动荡之后,中共依然是中国的中坚力量,其领导地位不容置疑。这么看,哪个模式对朝鲜的发展更有借鉴意义呢?
六、战略目标。特朗普治下的美国正在退回到“美国优先”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状态中,而中国反而成为多边合作和全球化的坚定拥护者。中国的战略目标是建立带动全球共同发展的双赢多赢格局,美国目前遵从的则是“我赢你输”逻辑。在这样的背景下,朝鲜更愿意追随哪种战略目标呢?
综上所述,平壤的现实政治虽然还可能“进一步退两步”或摇摆不定反复无常,但未来的长远选择取向应该还是比较清晰的:
一、金正恩不会选择“一边倒”,因为这种外交模式会束缚自己的手脚,限制自己的空间,而金本人是位喜欢游走于各方之间的博弈家。
二、金正恩会走偏向于中国的“中间道路”,因为中方不会危及他的政权,而且也有能力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援助,但美国未必会长期接受平壤的政治制度。无论从体制配置、历史渊源,还是从可匹配性角度看,“中国模式”都更适用于朝鲜。
三、金正恩将向美国以及西方世界逐步开放,一方面最大量地从中获取经贸好处,同时也能在需要的时候对中国打“欧美牌”。
站在朝鲜的立场,平壤在“拥核”问题上应该不会很快自废武功,彻底放弃。为了确保自己的家族利益和国家安危,金正恩会想方设法保持其核武潜力。但是,面对中美两国坚持半岛无核化的共同决心,金又将如何做到这点?我们拭目以待。
同时,我们也可以肯定,经过几个回合的博弈,世界已经没有理由再嘲笑平壤的这位“少主”了。在他的领导下,朝鲜正在逐步走出孤立的局面。
作者是德国时评专栏作家
平壤在“拥核”问题上应该不会很快自废武功,彻底放弃。为了确保自己的家族利益和国家安危,金正恩会想方设法保持其核武潜力。但是,面对中美两国坚持半岛无核化的共同决心,金又将如何做到这点?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