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则文:中国投资东南亚须注意反弹

时间:2018-06-04 09:1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2010年亚细安在河内通过“亚细安互联互通总体规划”(MPAC)。这是一个为了实现东南亚更紧密一体化的行动计划,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强亚细安各国基础建设,实现各国人民、货物与服务间的互通有无。制度层面上,这个计划将减少政策与制度上的交流障碍,协调统一各类制度、条例,使亚细安更进一步接近一体化,使其结合成紧密的共同体。

MPAC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在许多层面上十分契合,被许多中国学者视为两个相辅相成的计划。两者都把交通建设作为人流、物流、服务流三流打通的重要核心,也都希望透过铁路、公路等基础建设,把东南亚各国连接起来。两者虽然有类似的共同愿景,但是相较于MPAC,“一带一路”的倡议更多的是以中国为核心,由中国提出解决方案与低利贷款,连结亚细安与中国的意涵在里面,同时要疏散中国国内过剩的基础建设产能,从海外找出路。

2009年以来,中国已成为亚细安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亚细安方面则从2011年以来,就是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加上地缘政治发展的趋势,两者的紧密合作程度只会更进一步增长。不过,要搭起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殊不容易:除了东南亚各国普遍的行政效率问题以外,“一带一路”被视为以中国利益为先,牺牲本土资源的看法也越来越普遍。作为中国近代野心最大的地区战略,“一带一路”中的“海上丝绸之路”要在东南亚扬帆起航,需要抚平的阻力不少。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印度尼西亚兴建的雅万高铁,正是一个典型例子。2015年,中国在投标战中击败日本,与印尼国营企业签署雅万高铁合资协议,当时预计2019年底完工。

然而招标过了三年,该铁路却连影子都没有。2018年2月,印尼国营企业部长莉妮对当地媒体表示,由于征地问题,雅万高铁将无法在预定的2019年完工,而这条高铁工程的征地目标只完成了54%。

这个项目所遇到的阻碍,不只有征地缓慢的问题。2018年5月1日,印尼各地10多万劳工聚集在总统府前,抗议印尼3月制定有关优待外国劳动力的条例,而这个条例被舆论视为是为中资建设量身订做的条款,大幅度放宽外国劳工进入印尼工作的相关规定。

这在印尼政坛引起涟漪,国会、劳工界与舆论强烈批评,认为是大开方便之门。同时,当地传出有大量中国人在各地担任基层劳力,为中资公司服务的新闻。印尼工运领袖莫塔尔·帕巴罕(Muchtar Pakpahan)就曾警告,大量华人劳工入境将引起严重社会问题,他担心形势未来可能恶化成当地劳工的暴力抗议事件。

中国因素成东南亚政治话题

近期在马来西亚大选中多次批评中资议题,仍以旋风之姿横扫选举的马哈迪,虽然上台后改称“不排斥一带一路”,但也表示,若有必要,马来西亚仍保有与中国政府重新谈判某些协议条款的权利,近期更是打算重新谈判若干项目。马来西亚原本作为“一带一路”的忠实支持者的立场,似乎可能因为政党轮替而有所调整;同时选举过程中的“中国因素”,也反映出“一带一路”在各国可能遇到的挑战。

在选举过程中,马哈迪多次批评中资“抢了本地人饭碗”,宣称马来西亚“并没有从中国投资中获得任何利益”。2018年3月,马哈迪领导的希望联盟发布竞选宣言,宣称一旦建立新政府,会“详细谨慎地检讨各项颁布予外国的大型计划”。这在当时被视为针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投资倡议。

这种论述的背景是,由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企业大举出海,前往东南亚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当地非华裔族群的担忧,担心中国籍工人会抢走自己饭碗。但这不意味着东南亚国家会因此反对“一带一路”或中国,而是希望“一带一路”所带来的效益,当地劳工也能雨露均沾,共同受益。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