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两国就贸易战停火达成共识,有关此次贸易战输赢的讨论随之成为一个热点。一些人高呼中国赢了,因为美国停止加征关税,不仅贸易战不打了,而且还将扩大双边经贸合作,中兴也得以“绝处逢生”,这一结果的确符合中国的发展利益。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向美国妥协了,比如承诺采取有效措施实质性减少美对华贸易逆差,大量增加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和服务。
也有人认为这次贸易战对两国来说是双输,双方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都做了较大的让步,并且此次冲突拉开了中美长期对抗性竞争的序幕,不利于两国维持稳定的经贸合作关系。但更多的人认为停战是一种双赢,因为中美两国都避免了更坏的结果,而且各自都可从后续的经贸合作中获益。
暂且抛开到底谁输谁赢不论,一个为很多人所忽略的重要问题是,这次贸易战为什么能够停火?从中国方面来看,这得益于“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的哲学实践。“奉陪到底”的坚定意志和周密应对的斗争策略,使得特朗普的“压力策略”无法达到预期的恫吓效果。
从更深层次的原因来看,今日之中国敢于与美国在贸易战中针锋相对,乃是中国已经真正迈入新时代: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和财富积累为斗争提供了力量基础,中国的巨大市场更是增加了在博弈中的力量砝码,中国人“强起来”的强烈愿望,也是与美国对抗的重要民意支撑。
从美国方面来看,将特朗普拉回谈判桌的决定性力量乃是美国的民意。那些在贸易战中遭遇实际损失或感受到利益威胁的美国民众,那些无法放弃中国市场的美国企业,那些联名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千余名美国经济学家,他们愈来愈高的“反战”声浪,给特朗普的执政支持率和共和党的中期选举形势敲响了警钟。
另一个重要的事实是,贸易战停火不等于“战争”结束,更何况就如何具体落实中美联合声明,未来两国在谈判桌上还免不了多轮的唇枪舌战。现在讨论中美贸易战的输赢,实在是言之尚早,严重低估了中美经贸问题的复杂性与长期性。为更好应对中美博弈,中国应该坚持“四少”和“四多”的原则。
少关注输赢,多研究问题。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因此不应只计一时之输赢。看重一时输赢者,往往患得患失,行为处事时难免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很容易出现重大战略失误,最后反倒会输掉全局。要站在中美大国关系的高度去看待当前中美贸易摩擦,认真研究两国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务实的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对于中美联合声明要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问题,至少有五点特别值得研究:一是要努力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贸易逆差计算办法;二是从美国增加进口时,尽量考虑使用贸易转移的办法,以减少扩大内需的压力,而且贸易转移尽量考虑从美国的盟友中进行选择,从而尽力降低中国的地缘战略利益损失;三是在减少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同时,中国决定进一步扩大美资和其他外资的市场准入,这两种政策措施的叠加,很可能使得贸易逆差最终的减少比较有限,因为外资特别是美国对华投资的增加会促进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四是应将增加进口和国内的产业升级转型以及去产能、调结构结合起来,审慎调整和选择进口的产品,将外部压力化为内部发展动力;五是中国应该强调美国自身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重要性。美国如果继续当前的经济刺激政策,将会抵消中国在减少美对华贸易逆差方面的努力。
少刺激对手,多争取朋友。从美国国内当前的舆论反馈来看,多数美国人的沉默反映了他们的情感可能真的受到了“伤害”,他们的确认为中国在此轮斗争中占据了上风,一些美国人甚至哀叹中美贸易战是美国衰落的征兆。
古语有云:归师勿掩,穷寇莫追。胜利者咄咄逼人,无异于在对手失败的伤口上撒盐,这是危险的刺激行为。和其他的古代文明相比,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维持几千年,就是因为没有“穷兵黩武”的传统,而且反倒能够尊重和善待失败的对手,努力争取一切可以团结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