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韬文:中国网络集权体制的新闻挑战(2)

时间:2018-05-11 09: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由于管控措施能高效执行,漏网之鱼极少,任何政治敏感的东西很容易就被消灭于萌芽,而网民也晓得“红线”在哪,不敢踰越,使社会陷于寒蝉效应下的自我审查状态。

中共的管控一向很严,这几年来更是如此。现在,整个社会要向权力核心归聚,讲究意识形态的统一,不能非议,不容碰触言论禁区,更不容许社会出现相对独立的民间力量及集体行为。

一手软 一手硬

就新闻教研界而言,现在连源自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这样强调客观报道的概念,都被认为“政治不正确”,在不少院校被视为禁忌,不容探究,有时更受到批判。其他可见一斑。结果,充斥各种传媒的是官方的话语及认可的新闻。不过,在政治新闻以外,互联网也充斥着多样化的商业、民生和私人的信息,不可谓不兴旺发达。这种一盛一衰的现象,是跟一向“一手软一手硬”的政策相对应的,造就了中国式的网络集权体制。

结语

至于如何可以解决网络集权体制的挑战,因篇幅关系我无法在这里开展讨论,只可以说说这种体制的挑战性在哪里。网络集权体制得以建成,无疑有利于政府管控。但是对中国的长治久安是否也是如此,则有商榷的地方。这种体制把意识定于一专、培育单一文化、削弱公民的知识基础,使公共传播无法有效进行。我相信,每一个公民应有知悉国家状况及表达的权利。只有当民众能充分知悉国家社会的情况,真正公共利益的探讨才成为可能,而政府的整合功能也才能更好发挥。

当然,这个体制一天不改变,香港的公共传播也会受到波及,难以独善其身。可见中国式网络集权体制的外延性,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

作者:陈韬文(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荣休教授)--原文有删改

赞一下
(31)
72.1%
赞一下
(12)
27.9%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