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借机强化其在印度洋的影响,强化与中国的竞争;
2017年6月,莫迪访问美国,旨在加强两国防务与安全合作。特朗普与莫迪会晤当天,美国国务院正式批准向印度出售价值3.65亿美元的1架C-17军用运输机。美、印两国首脑发表了联合声明,宣称共同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繁荣是两国在该地区进行战略合作的一个目标。 “印-太”两洋联动效应逐步显现。
2017年11月10日,特朗普在越南APEC峰会上发表了对于印太地区的整体构想,基本推翻了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印太”是对“亚太再平衡”的颠覆性创新。“印太”概念并非特朗普独创,特朗普把这一概念拿来并且发扬光大,符合其上任以来一贯的外交政策思维。
2018年1月,印度举办了第三届瑞辛纳对话。中国崛起对区域带来的冲击成为本次对话的关注焦点。印度联合美国、日本指责中国在印太地区是“破坏性力量”和“信任赤字国家”。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和日本自卫队幕僚长河野克俊等人,都指责中国是“印太地区引起混乱的强权”,批评中国在东海和南海无视国际法。美日印澳四国的现役海军高官聚集“瑞辛纳对话”表明四国有望形成“四方安全对话”机制,3可能在南海问题上通过军演、自由航行等方式共同向中国施压。
特朗普的“印太”概念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战略模糊性。特朗普政府至今没有明确提及“印太”战略,也没有将其上升到战略层面,不过其战略意图逐步明晰,未来特朗普政府还会不断充实其内涵,“印太”将成为特朗普力推的一个地区战略,以牵制和遏制中国的崛起。
3.将中国作为西太平洋地区海权的主要竞争对手,全方位防范中国崛起。
近年来,美国国内对海权进行了新的反思,并积极调整海军战略及相关政策,从“由海向陆”转向“重返海洋控制”,扩大海军舰队规模,加强在“印太”地区的军事部署,确定“全域进入”新职能,将中国作为西太平洋海权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对海权的再认识及政策调整,是其维持海洋霸权的自然逻辑发展,将加剧大国间的地缘战略竞争。
美国积极利用“印太”概念炒作,加大与亚洲盟国和其他国家的安全关系,进一步强化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凝聚力。相比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特朗普更加注重以制裁等直接形式以迫使中国就范,对华策略呈更为强硬的态势,美国介入中国周边热点议题的力度不会减轻,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盟友或潜在伙伴。美国间接鼓动亚太国家对抗中国、在敏感议题上对中国施压,从而使中国的崛起将面临更为复杂与艰难的局面。
实际上,特朗普政府积极炒作的“印太”战略也是为了应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特朗普政府以“印太”取代奥巴马时期的“亚洲再平衡”战略,并将此作为其新的亚太政策框架,着力打造以美国为主导的菱形安全战略架构。即在东部以日本为战略支点、在西部以印度为战略支点、在南部以澳大利亚为战略支点,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战略竞争态势,从而使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推进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综上所述,特朗普的“印太”战略只不过是奥巴马“亚洲再平衡”战略的延续与发展,并将成为未来几年美国亚洲战略的基础。
中国对美国借“印太”转型之名、行遏制中国之实应保持高度警惕,继续强化与东盟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巩固中国在南海地区已形成的战略优势;积极发展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双边关系,分化印度和澳大利亚。同时,中国应积极布局和不断完善中国战略支点的建设,强化与缅甸的战略合作,形成通往印度洋新的战略通道,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中国新的出海口,保障中国的海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