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勇:中美俄之间博弈仍在继续(3)

时间:2018-01-04 18: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可是,“一带一路”这一双赢模式并未让西方看到共同发展的机遇,欧盟中代表“旧欧洲”的那些国家,特别是德国,虽然没有渲染“黄祸”这类陈词滥调,却越来越怀疑中国的战略动机。德国外长加布里尔(Sigmar Gabriel)今年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要“警惕中国的地缘战略意图”,认为北京正在逐步“分化欧盟”。

笔者对这位社民党前主席的观点颇感诧异。按照加布里尔的逻辑,我们是否也可以说,当年社民党前辈勃兰特和巴尔(Egon Bahr)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以接近促转变”,是分化东欧阵营的口号和手段,而非缓和东西方冲突的和平构想?西方国家在中国决心打开国门实行改革时所提出的“以贸易促转变”,是为了改变中国的颜色,而非帮助中国谋求发展?

如果当年的东欧国家也质疑勃兰特“东方政策”的动机,后来的德国统一恐怕很难实现。起码,社民党的前总理施密特就从未想过自己有生之年能看到祖国的统一。一个当年受惠于“和平共赢”理念的德国人,如今却反复质疑另一个“互利共赢”理念的倡导者,这是历史的讽刺还是思想的狭隘?

今天欧盟内部的“新旧欧洲”和“穷富欧洲”之争,或许恰恰与“加布里尔式”的思维方式有关。中东南欧诸国愿意与中方合作,一方面是出于本国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某些欧盟成员颐指气使不满的表现。每个国家(包括中东南欧国家)都有发展进步的权利,中国也有参与全球化的权利,这与分化欧盟没有关系。再说,一个联盟内部如果出现“离心”倾向,人们首先应该在联盟内部,而非向外寻找原因。

中国今天的发展成果来之不易,之所以“不易”,是因为它的历史和现实始终未断过来自西方世界的“围追堵截”,但中国人发现,抱怨和指责没有用,唯有励精图治,突围破局,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

告别了2017年,我们对2018年会有何预计和期许呢?

中美俄的三国博弈在新的一年里将更加激烈:特朗普今年播下的有些“火种”,很有可能会在明年燃起熊熊大火(譬如乌克兰、耶路撒冷);2018年,普京将稳稳地连任总统,继续追逐俄罗斯的复兴之梦;中国的“一带一路”必将传来新的捷报,但台湾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否则今年将会被某些国家当作一枚棋子来任意使用。

笔者尤其希望古巴在“卡斯特罗兄弟时代”结束后能和平过渡,避免委内瑞拉那样的跌宕。还有朝鲜的“核玩具”,千万别玩大发了。其实,笔者非常同情平壤的境遇: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勒紧裤带发展核武器,更多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出于恐惧,是为了自保。这是本能,应该与善恶无关,与体制也无关。

别了,2017年。

你好,2018年。

(作者是德国时评专栏作家)

赞一下
(5)
50%
赞一下
(5)
5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