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勇:中美俄之间博弈仍在继续(2)

时间:2018-01-04 18:04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特朗普2016年竞选总统时,公开表示了对普京的好感和敬意,希望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这一“非同寻常”的举动为后来的所谓“通俄门”提供了口实,使当选后的特朗普陷入一次相当严峻的政治危机中。在此压力下,双方“重新激活”俄美关系的希望落空,起码暂时还看不到“柳暗花明”的前景。

相反,不知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内心本来就未把普京当作朋友,特朗普的对俄政策变得充满对抗性,并最终演变成两国的外交战、口水战和媒体战:今年7月G20汉堡峰会期间,“双普”终于迎来了首次会晤,可之后俄罗斯等来的不是双边关系的改善,而是美国新的对俄制裁法案;俄罗斯不甘示弱,对美采取了裁减外交人员等反制措施;之后,双方又因为“摘旗事件”和“外国代理人”问题互怼。

此外,双方在军事领域也发生了容易“擦枪走火”的对抗摩擦:11月,一架逼近俄罗斯领空的美军侦察机,在黑海上空遭到俄军拦截;北约的海底通信光缆附近出现俄罗斯潜艇;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俄罗斯边境地区举行军事演习,俄罗斯则联手白俄罗斯也展开有针对性的联合军演。双方或正面交锋,或武力威慑,针锋相对,互不示弱。

去年12月11日,普京在突访俄罗斯驻叙空军基地(赫迈米姆)时宣布,鉴于打击“伊斯兰国”的反恐任务基本完成,俄罗斯将部分从叙利亚撤军,但还会保留在当地的两个军事基地。这标志着俄罗斯在该地区已赢得了战略主动权,但它与美国的博弈还将继续。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普京去年最大的收获是,通过叙利亚战争在中东地区建立了以俄罗斯、土耳其和伊朗为轴心的新的权力架构。普京特别注重与土耳其埃尔多安的关系,其战略意图很明显:在北约阵营内打入一个楔子,在俄南部入海口(黑海)少一个敌人多一个伙伴,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西进难度。

面对西方的遏制战略,俄罗斯当然很重视中国这个地缘政治伙伴,但同时也视北京为潜在的竞争对手,特别在经济利益方面。在朝鲜核危机方面,普京发现中国对平壤的影响力式微,为了提高自己与特朗普讨价还价的筹码,日前他主动提议愿意在美国和朝鲜之间作调停。

乌克兰危机可以说是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中的一个“死穴”:普京绝对不会放弃作为斯拉夫故园和“战略缓冲地”的乌克兰。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他又把乌东地区的两个州(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作为威慑基辅亲西方政府的大本营。

一段时间以来,乌东冲突地区虽然时有武力冲突发生,但情势并未恶化,可特朗普在年底作出的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决定,将改变那里相对平静的对峙状态。莫斯科已对此作出激烈的反应,估计今年乌克兰局势将凶多吉少。

12月6日,普京宣布将竞选连任俄罗斯总统,这意味着莫斯科的对外政策将保持连续性。普京本人也有望掌权24年,成为自斯大林以来在位最久的国家领导人。

中国走入“新时代”

与欧盟的“停滞不前”、美国的“到处放火”和俄罗斯的“战略成功”相比,2017年对中国而言是“内外兼顾”和“未雨绸缪”的一年。其最重要的标志是中共十九大的召开,它确保了中国内政外交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一带一路”的战略正在马不停蹄地加紧落实,中国深信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会拥有远大的前景。的确,中国主张的“利益共享”与西方殖民时代的“利益均沾”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以推动发展为宗旨,后者以侵占掠夺为目的。

赞一下
(5)
50%
赞一下
(5)
5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