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水君
1987年,距今30年前,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讲过:“中国不能再折腾,不能再动荡。”这句话在几年后,特别是1991年底冷战落幕后,基本成为现实。
冷战结束以来的20多年,中国确实进入到一个不再折腾、不再动荡的时代。对照来看,1990年代之前的一百年,差不多每个十年都有至少一次动荡,不是内外战争,就是政治革命、文化革命运动。而紧接苏联解体的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类似的大动荡和折腾,再也未反复出现。
鉴于中国的历史经验,南怀瑾老先生曾指出,中华民族自1987丁卯年开始转运,会有两百多年大运,将来比康乾盛世还好。中国近20多年的发展,看上去在很大程度上印证着这样的判断。
按照中国官方表述,近20多年,是中国努力“达到小康”,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中国发展的“两个一百年”目标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在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尽管仍存在这样那样需要解决和改革的历史和现实问题,但就社会越来越安定、越来越富裕而言,中国的小康社会正在持续呈现。这可被称为中国的小康之治。
“小康”,是邓小平于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中国概念。邓小平视之为“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也是邓小平晚年长期筹谋、反复谈到的理想目标。1979年,邓小平曾说:“我们正处在承前启后的伟大时代,正在做我们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这“伟大时代”的“伟大事业”,应该包括实现小康。用邓小平的话讲:“达到小康……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雄心壮志,是一个宏伟的目标。”
从“解决温饱”,到“达到小康”,再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邓小平有关中国发展三步走战略的基本部署。其中,前两步已于20世纪末走完,第三步在21世纪被分为两个半步。前半步是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半步是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中共十九大之后的五年,处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的最后阶段,也处在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过渡时期。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邓小平提出的第三步的后半步,又被更明确地分为两步。“基本实现现代化”作为第一步被提前到2035年,而全面建成邓小平理论所提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则被作为到2050年要达到的第二步。
概括起来,由“温饱”“小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五个战略步骤,可明显看到小康时代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如果拉长历史焦距,中国的小康之治所处方位,其实还可放到近代一百多年,乃至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去审视。
从近代百年动荡看,中国21世纪的小康社会建设可谓难得的一“治”。“治”,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与“乱”相对,指安定有序、相对太平。以治乱对比角度审视,小康阶段的建设和发展在持续平稳意义上,不仅可与毛泽东领导的革命连起来,也可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对接上。这可说是小康之治在中国近代进程中的历史方位。
从中国千年文明看,小康之治不仅以“治”与动荡年代形成对照,更以作为理想目标的“小康”显出其历史意义。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文景之治”“开元之治”“康乾之治”等,以社会相对安定而论,这些“治”与21世纪的小康之治具有一定可比性。不过,就“小康”的中国文化意蕴而言,历史上的这些“治”还不足以与小康之治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