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袁弥昌
中共十九大不管是今天看,抑或是10年后看,都肯定是中共和中国历史的一个分水岭──笔者说的不是中领导人时代的来临,而是西方对中国的看法的逆转。十九大之前,西方无论对中共管治,以至“一带一路”等中国的倡议与主张,基本上都予以全盘否定,然而十九大却是一个wake up call,使西方不得不正视中国模式的有效性及中国未来的可能性,而紧随而来的特朗普访华,更是中美评价开始逆转的一个重要“仪式”。尽管《时代杂志》说“中国赢了”是个捧杀之计也说不定,但时局发展已给人大局底定之感。
西方对华评价逆转
西方改变对中国的评价的一个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于中国全球影响力的迅速冒升,是他们终于发现了中国的战略模式,与西方(特别是美国)所惯用的完全是两码子的事,具有不同的手段与逻辑──西方这种新理解对于香港重新了解国家战略及自身定位,实际上是一体两面,具有重大的参考与启示作用。
西方一直对中国战略最为大惑不解的一点,就是为何其全球影响力远大于其经济实力,且不说其军事实力亦远逊于美国。不久他们便发现原来中国的战略是一套以地缘经济(geoeconomics)为主的战略,主要是以地缘经济带动地缘政治的发展与突破。相比之下,俄罗斯的战略倾向以地缘政治为主,地缘经济为辅,而美国的则是政治及军事为主,再辅以经济制裁等手段。
自由主义成理解地缘经济包袱
对美国而言,其自由经济和法治的制度与传统,令她难以把经济政策用于外交和地缘政治之上,或令其外交政策和经济战略得以整合起来,所以美国一开始对中国这种没有自由经济传统的包袱,并且善于结合地缘政治及经济的战略,是摸不着头脑的,但理解过后才惊觉,原来中国是全球领先的地缘经济实践者,她在玩一种新的经济游戏,使之能够处身于战争与政治对抗之外,倾全力去做买卖,这无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经济治国术(economic statecraft)──在美国已失传已久,在中国却如日方中;美国只懂得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却忘记经济也是政治的延续。
诚然,地缘经济的回归是有其客观基础的:目前大规模战争爆发的机会已大为降低,且不说没有国家敢以大规模战争挑战美国,相反,美国的对手却会在地区层面、以不同的手段钝化美国的全球优势。另一方面,即使美国是军事最强国,但明显地军事手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根本行不通,专家估计美国人最终须为两场战争支付4万亿至6万亿美元。而2014年的克里米亚和乌克兰危机亦显示俄罗斯的军事与地缘战略只风光一时,随后即被美国与欧洲的制裁搞得焦头烂额,经济自此一蹶不振,证明了地缘经济的优越性与反制性。
由此可见,香港实与美国同样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其情况可能比美国更难以调整与面对:一直以来,香港不用参与国家外交,亦毋须特别顾及国家战略,因此不要说地缘经济的逻辑与思维,就连地缘政治及政治经济(political economy)的思维也不太具备。现在香港需要紧贴国家政策与战略,可是在不具备充分条件的同时,又被西方捧成经济自由主义的最前沿,并且有逐渐教条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趋势,以致与国家及香港重新定位的需要背道而驰,迟迟都找不出一个方法与方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