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傅高义(Ezra Feivel Vogel)指出,导致中日关系在1992年后逐步恶化,除了与苏联解体、中国崛起后自信心增强有关外,台湾在1990年代中期后日益走向独立也是关键因素之一。
台湾联合报报道,现年87岁的傅高义,以《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邓小平时代》等著作闻名于世,是知名的中国与日本研究学者。他5日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以“中日关系与东亚的未来”为题发表演说。尽管是周日,但依然吸引满场的学生前来聆听他的演说。
傅高义说,他是社会学者,原本仅研究中国与日本的社会,并未研究中日关系。但他在中日两国都有朋友,都希望中日能维持良好的关系。如今他已经退休并步入暮年,觉得有责任尽可能去探究中日关系的问题,从而增进两国的相互瞭解。
傅高义指出,邓小平在1970年代一项重要事蹟,就是促成中日关系的改善,并藉此助推中国经济与工业的发展。他认为,邓小平了解当时的国际局势,也清楚日本可以对中国的工业化做出贡献。
如同美国前总统尼克森1972年之所以能够顺利访问中国,而未在国内引起太多批评,在于尼克森过去鲜明的反共形象,让他有足够的政治基础,不至于让外界认为他对中国太过软弱。邓小平从1937年到1945年实际参与了对日抗战,也让中国不会有人质疑他推动中日关系改善是在对日本示弱。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邓小平对日本展开正式友好访问,成为首位访问日本的中国国家领导人。访日期间,邓小平参观日本新日铁、松下电器、日产汽车等多家日本知名企业,同时乘坐新干线列车从东京前往京都,亲身体验了“现代化”。
傅高义形容,邓小平这次访问“太成功了”。除了透过此行助推中国工业化,例如访日之后,大陆决定从新日铁引进成套设备在上海建厂,成就了后来的宝山钢铁厂。
更重要的是,邓小平访问日本后,促成了整个80年代中日关系的友好。根据当时日本舆论的调查,有高达80%的日本民众正面看待中国以及中日关系。如今,持相同观点的日本民众大约只剩10%,中国的情况也差不多是如此。
傅高义说,邓小平还认为,要跟日本打好关系不能仅依靠经济往来,还要有文化基础。因此,1980年代中国引进不少日本的电视、电影。他记得,1980年代他在广州中山大学时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剧情是描述中国人跟日本人谈恋爱。
邓小平这次访日行程,推动中日关系在1992年达到高点。这一年也是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当年10月23日到28日,日本明仁天皇和美智子皇后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日两国交往史上日本天皇首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次访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