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泽远:从211到“双一流” 换汤不换药?

时间:2017-09-25 14:3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有舆论尖锐指出,“双一流”计划只是在211、985大学内部进行筛选,是一次传统劲旅对项目资金的重新瓜分,很难给大量非211、985高校带来翻身机会。中国高校的格局只能是强的越强,弱的越弱,换汤不换药。(新华社图)

早点

蓟燕春秋

中国教育部9月21日正式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其中,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A类36所、B类6所),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这标志着官方沿用了20多年的211、985工程正式终结,中国大学进入“双一流”时代。

1995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启动211工程。211的含义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宣告,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官方随后发布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

截至“双一流”名单发布前,中国共有211大学116所,985大学39所。其中,既是211又是985的大学29所。对于官方来说,211大学和学科属于重点扶持对象,985大学更是瞄准世界一流大学的重中之重。

但是,中国有2800多所高校,要挤进100多所211、尤其是不到40所985大学的名单,当然非常不易。

由于211、985强调学校的规模和学科带头人,许多大学只能通过兼并其他学校,扩张办学规模,重金聘请知名学者等方式增强自己的“综合实力”。中国大学招生数量迅速膨胀,在校大学生从1996年不到97万人,猛增到2015年的3700万人。

211、985对中国大学最大的吸引力在于政府拨款。政府拨款是各类大学的主要经济来源,2015年,211、985大学拿走全国近70%科研经费。这种严重倾斜的拨款方式固然让211、985大学“不差钱”,但对大多数迈不进211、985门槛的大学来说,只能继续积贫积弱,勉强维持。也就是说,211、985工程在提升一部分大学办学条件的同时,也加深了中国大学的两极分化,实际上对整体高校发展起到了某种“杀贫济富”的作用。

大学的两极分化导致数以千万计的学生面临不平等的就业竞争。211、985工程推出后,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中明文规定非211、985大学毕业生不予录用,不少单位还公开宣称非985毕业生不用。这显然是一种就业歧视,有损机会公开、公平竞争的原则,给“考不上985,十几年白辛苦”“上大学改变不了命运”等等抱怨提供了依据。

赞一下
(3)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