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事件给中国“一带一路”拉响警号

时间:2017-09-15 09:1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作者:黎蜗藤

中国、印度在洞朗地区的对峙事件,在金砖会议前和平结束,这对中印两国都是好事。虽然莫迪最后参加了金砖五国会议,惟中印关系难复从前。同时,这次对峙事件也给中国一直推行的“一带一路倡议”拉响警号。

“一带一路倡议”实际上是中国的“大战略”,只是最近为避免过度张扬才统一称为“倡议”,但这不能改变其“大战略”的性质。“大战略”(big game)最早源于19世纪英俄争霸,战线从欧洲延伸至远东,亚洲内陆即中亚、蒙古、新疆和西藏则成为核心争霸区域。无独有偶,中国“一带”(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心也是中亚内陆。与英俄争霸不同,中国的目标是“海权强国”美国,因此“海路霸权”(一路,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争夺的分量更重。

印度是中国绕不过去的“拦路虎”

无论陆上还是海上,印度都是中国绕不过去的“拦路虎”。“一带”上,中亚内陆阿富汗与巴基斯坦是必经之路。中国一直支持印度的“死对头”巴基斯坦不必多言。阿富汗是在英俄大战略争端的焦点,英印一直视为重要的缓冲地,可见其地理位置之重要。阿富汗与同信奉伊斯兰教的巴基斯坦的官方关系并不密切,反而在包括领土划界等诸多议题上争议多多。英国主导划分的“杜兰线”,把普什图民族,人为地划在这两国,现在两国民间极端伊斯兰组织间的联系频密,即极端伊斯兰以巴基斯坦东北部普什图人聚居区域为基地,向阿富汗渗透。印度据有克什米尔的南部,对北部有领土主张;若克什米尔属印度,则印度也和阿富汗接壤。中国近年大幅增强在阿富汗的影响力,引起了美国与印度的注意。于是印度近年也不断增强在阿富汗的影响力,加上美国在阿富汗有驻军与阿富汗的“亲美”政府,在阿富汗将很可能出现美印联手排斥中国势力的局面。

“一路”上,印度洋是中国锐意保障能源贸易安全的路线。中国发展海军,除了争夺南海东海的控制权,印度洋也是重要考虑。中国出兵在索马里、也门海域“护航”,在吉布提设立全球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在缅甸、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打造港口(甚至“租借”99年,令人想起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租借新界、威海卫、广州湾等的行为),无不为了其印度洋战略。但在地缘政治上,印度位于印度洋北部的中心,印度移民遍布沿岸各岛屿港口,安达曼群岛扼守马六甲海峡出口,是天然的“印度洋海权霸主”。如果根据中国所言“南中国海”的名字意味它属于中国的逻辑,那么“印度洋”也属于印度。中国在印度洋的势力扩张早已被印度视为心腹大患。美国在印度洋中部有迪亚哥加西亚海军基地,印度洋东南部有盟国澳洲。如果印度与美澳连成一线,则中国难以突围。

可见,如果中国在“一带一路”上不尊重印度的战略利益,将会受到很大阻力。何况在洞朗事件中,中国媒体炒作印度在喜马拉雅山的“霸权主义”,则更毫无必要地挑战印度“南亚霸主”区域大国的定位。或许中国认为这种施压可令印度屈服,但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

中印关系上“搁置争议”并不适用

中印关系要有根本转变,首先要解决领土问题。对现代民族国家来说,领土至关重要。目前的“管控”领土争议是暂时的、脆弱的,一不留意就会跳出来影响两国关系。中俄最近之所以能形成“准同盟”关系,中俄已基本解决领土纠纷居功至伟;中日近年交恶,钓鱼岛问题乃是绕不过去的障碍。中国与南海诸国可以宣传“搁置争议”,是因为中国实力强过他们单独一国太多,时间对中国有利。但在中印关系上,时间并不一定在中国一边 。因此,既然领土问题迟早要解决,还不如尽早解决,“搁置争议”并不适用。事实上,莫迪提出“东线换西线”,即双方以实控线为国界,印度控制的“藏南”属印度,中国控制的“阿克赛钦”属中国。应该说,这种建议是合情合理的,值得积极探讨。但中国一直宣传:印度的建议是“把已经拿到手的继续拿着,用没有拿到手的去交换”。这种偏颇的宣传不但没为两国解决问题创造条件,还人为增设障碍。

赞一下
(3)
10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