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2012年12月12日刊登于新加坡《联合早报》,是一篇具有比较前瞻性的评论文章,所以重新发布:
中国新的执政团队诞生后,对反腐给予了异乎寻常的重视。在不到半月的时间里,包括新任总书记中领导人和主管反腐的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在内的中共领导层,频频就腐败问题发出重言。这无疑提高了社会对中共反腐的期望。
从目前态势来看,习、王对反腐的喊话并不仅仅是一种姿态,而是会有实质内容的。一个值得观察的举动就是王岐山日前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专家学者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过去中纪委书记就反腐问计于专家或许也有过,但在我的记忆里,并未这样公开报道过。王岐山在此次座谈会上的讲话值得注意的是,他特别指出要研究并实施制度创新,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这是反腐取得实质突破的关键。
国内外许多人士对中共把王岐山这样一位有着丰富金融实践经验的要员放在纪委书记的职位,主管反腐事务感到不解,认为这会削弱金融体系的改革。大家原本猜想他可能会做主管经济和金融的常务副总理,协助未来的总理李克强。现在中共如此安排,是否出于担心王岐山一向的强势风格会对李克强造成挤压,我不清楚,但由他来主管反腐,却也是个不错的人事安排。因为比起经济和金融的改革来,腐败的居高不下和愈演愈烈显然对中共更是一个致命的威胁。要扼制腐败的高发态势,就必须有一个强势人物不可。这是由时势决定的。另一方面,当下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腐败现象也非常严重;而且不管何种形式的腐败,只要涉及到金钱交易,在货币虚拟化的趋势下,总是更多地与金融有关,所以,选择一个懂经济和金融的官员主管反腐败,亦有利于反腐的推进。
没人比王岐山更适合当纪委书记
基于上述考虑,王岐山乃是一个恰当人选。这不在于他在过去表现出了所谓解决棘手难题的能力——其所谓“救火队长”是也;而在于,在中共新的执政团队中,没有人比他更适合担任这一职位。王岐山做事的果敢干脆,相对开明和开放的思想,与改革派和知识界良好的私人关系,再加上熟悉金融,使他能够突破目前的反腐瓶颈,开启制度反腐新局。从这个角度看,王岐山做纪委书记,实是中共对其的重用。
从中共反腐机构的设置来看,世界少有国家有如此庞大的规模和复杂的规定,但反腐效果则不尽如人意,根本原因即在于这套机构和相关制度设计并没有打到腐败的要害,也就是在限权和治权上没有起到作用。腐败不管具体原因何为,本质上总表现为官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权力过大和过于集中,缺乏制衡,不受或少受监督,政府的立法、施政行为和治理方式等公开和透明性不够,干部的选拔和任用存在问题。这当然不是说中共没有这些方面的制度规范,但问题在于,它多半是以党和政府的政策或行政命令形式出现,法律效力很低,因而在执行时导致其效果大打折扣。比如,国务院2008年就已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虽说此后政府信息的公开有一定进步,可与社会的期望相比还是相差甚远,根源就在于,该条例只是国务院的行政法规,不是法律,无法和档案法、保密法相衔接,也无法涵盖党务公开、司法公开及各个领域的办事公开制度。
所以,中共的反腐败要取得突破,就必须加大法治反腐的力度,在预防腐败上把相关缺席的法制补起来,即推进法律意义上的制度反腐。这也是社会一直在呼吁的。像官员的财产公示制,无论从理论还是国外的实践看,都被认为是遏制腐败的好办法。然而中共因受制于种种因素,在这方面进展缓慢。现在王岐山主管反腐工作,我个人对中共在两年内推出这项制度持乐观看法。原因在于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