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虽然没有参与美国与俄罗斯就乌克兰问题的会谈,仍表示支持美俄所达成的共识。与此同时,中俄两国外交部长在南非举行会谈,北京重申中俄友好根基牢不可破,会继续为乌克兰危机劝和促谈。
有分析认为,中国将密切关注乌克兰问题谈判方向和美俄关系缓解走向。对于美国会否“联俄制华”,受访学者不排除这方面的可能性,只是现在还为时过早,还要观察美俄关系会否进一步升温。
在欧洲和乌克兰代表没有参加的情况下,美俄外交高层星期二(2月18日)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就乌克兰问题举行双边会谈,达成四点共识。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当地时间星期四(2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二十国集团外长会发言时谈到乌克兰危机,他表示中国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最近美俄达成的共识,期待各当事方能够找到照顾彼此关切、可持续和持久的解决方案。
王毅也说,中国愿根据当事方的要求,考虑国际社会尤其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关切,为危机政治解决继续发挥建设性作用。实际上,王毅上星期五(2月14日)也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达类似看法,只是此次并未重申“期待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都能适时参与到和谈的进程中来”。
路透社引述北京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崔洪建指出,中国乐见美俄关系缓解以及乌克兰危机向政治解决转变,但将密切关注谈判方向和美俄关系缓解走向。他说:“如果中国参与调解,可以减少美国借美俄关系缓解之机损害中国利益的风险。”
崔洪建补充,王毅之前提及“所有当事方和利益攸关方”,不仅是乌克兰和欧洲,也包括中国和全球南方国家。
路透社报道,有观点认为北京不愿承担地缘政治风险,更多言论可能只是口头声明。另有观点指中国希望在谈判中保持话语权,因为北京希望参与乌克兰的重建工作。
托尼·布莱尔全球变化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奥斯曼(Ruby Osman)说:“中国可能会将注意力转向讨论中国在最终重建和维持和平的角色,这将使北京在欧洲安全架构中拥有更大利益。”
另一方面,在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王毅星期四与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场边进行会谈。王毅称,无论形势如何演变,中俄友好的根基牢不可破,大国的国际道义责无旁贷。
对于乌克兰危机,王毅向拉夫罗夫阐述了中方一贯立场,称中国将继续为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危机发挥建设性作用。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俄罗斯外交部在官网发布声明,指俄中外长富有成效的会谈是在“信任”的气氛下进行的。双方就包括欧亚安全问题、中东和亚太地区局势、与美国的关系以及乌克兰危机在内的全球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俄中外长还讨论了两国在联合国、其他国际组织和各种多边框架内的互动。
针对美国会否联俄制华,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副教授庄嘉颖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不排除这一可能性。他说:“北京当然会小心这一点。只是对莫斯科而言,或许更有利的是把与中国的关系当成筹码”。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昕则认为,美国“联俄制华”还为时过早,沙特会谈显示美俄恢复外交常规化,但还不清楚两国关系未来会否进一步升温。
他分析,美俄关系破冰程度还非常有限,不太可能影响俄中紧密联系,尤其俄罗斯在经济方面对中国仍十分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