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庆成:香港抢人才策略能奏效吗?

时间:2023-04-18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早点

港澳突搜

香港政府为“抢人才”而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至今已经收到逾2万份申请,受欢迎程度远超官方预期。日前,负责该计划的劳工及福利局局长孙玉菡透露官方正考虑扩大合资格大学的范围,以引入更多院校毕业生来港工作。

过去几年,香港由于大量人口移民,加上出生率低、人口老化等因素影响,人力资源严重短缺。为此,港府去年底宣布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专才、优才及“高才通”计划,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招揽到各地人才来港补充人力不足。在众多措施之中,尤以“高才通”最受瞩目。

这是因为“高才通”的门槛不算非常高,年薪逾250万港元(42万4000新元)或者毕业自全球百大大学的青年,不需要事先受聘,就可以到香港发展。所以纵使其他国家或地区例如新加坡、日本等也在抢人才,香港的“高才通”甫推出就受到外界高度关注。

巧合的是,“高才通”政策推出之际,正值中国内地不同城市实施严厉的防疫政策,民怨沸腾,不少中产阶级和年轻人纷纷讨论如何“跑路”。尽管后来中国政府放松疫情封控措施,但部分民众已对政府治理失去信心,于是申请“高才通”改到香港定居,导致过去数月“高才通”的申请人数相当多。

有分析就此认为香港抢人才的策略开始奏效。但不得不说的是,该计划推出至今也衍生出不少争议。譬如,曾有到港的内地孕妇声称利用“高才通”计划成功赴港产子,甚至开设社交群组与内地民众交流经验。有关行径经港媒披露后,在香港网络上引来一片批评声。

曾因“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在内地非法行医罪成判囚三年的内地科学家贺建奎,早前被揭发在今年2月初获“高才通”批准来港,更引起香港社会哗然。劳福局最终在社会的压力下改变规定,要求申请人须申报刑事犯罪纪录。可事件已对“高才通”计划带来不小伤害。

客观而言,以上两名申请人似乎都是钻了“高才通”的灰色地带,但他们的申请却符合计划规定的程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反映了港府为了急于抢人才,在审批上极为疏忽和不严谨,削弱了“高才通”公信力。

不过,要说“高才通”推出至今最大的问题,则不得不提申请者的背景。港府早前首次披露,直至今年2月份,“高才通”计划一共批出了8797份申请,当中95%都是来自内地;来自其他地区的申请人之中,不同地区各占最多1%左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长期以来,香港以拥有健全法治、高工作效率,以及生活自由而享誉全球。可这几年国际上对香港的观感已经有很大变化,很多来过香港的外国人都觉得香港变了,尤其是自由度削弱。“高才通”的申请人背景太过单一,正正说明了香港对国际人才的吸引力已经下降。

这是一个颇为危险的信号。如果香港要维持国际化,就不能吸引单一来自内地的人才,必须要保持香港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毕竟中国内地人才和西方人才各有擅长的领域,若西方人才不愿赴港,长此以往,香港“一国两制”特点也会逐渐失去优势。

事实上,虽然目前香港对许多内地人来说仍然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申请者会否转化为香港的劳动力,也是一个很大的疑问。香港立法会2020年曾经发表过一份研究报告,当中以2003年推出的输入内地人才计划为例,指出在2003至2012年间,港府批出接近6万起申请,但在2010年至2019年期间最终只有12%在居住七年后成为香港永久居民。

虽然目前缺乏数据对“高才通”计划的成效加以分析,但倘若参考过往数据,计划能否吸纳大批人才到港确实令人存疑。事实上,“高才通”并没有要求申请人需要工作,不少内地申请者拿到“高才通”配额后,也未必会来港工作,不排除其中一些人是直接把香港身份证当作旅行签证。

另一方面,也有舆论质疑“高才通”计划会给内地人才市场造成压力。近年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都在想尽办法招揽人才。“高才通”优渥的政策条件吸引内地优秀人才奔赴香港,导致内地流失大量人才,也可能影响两地之间的关系。

总而言之,“高才通”的申请人数踊跃并不能真正说明计划很成功。香港抢人才策略能否奏效,长远而言还是要港府完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包括社会配套、稳定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才能吸引专才来港发展,并且落地生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