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稿:杀街到位天价天桥烧到心?

时间:2018-07-15 07:4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香港澳门

▲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游人如织的盛景,很可能因为严重噪音问题而走进历史。(易锐民摄)



 本土派议员朱凯廸(前排左三)率领手持风车的元朗市民游行,传达诉求:要凉风,不要天桥建成的屏风。(互联网) 造价17亿港元天桥构想图。天桥计划在元朗明渠上兴建高架行人天桥及增建行人专用区,改善元朗市中心人车争路的交通问题。(互联网)

港人港事

近期香港社会高度关注两件事,一是油尖旺区议会议决“杀街”,要求终止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的试验计划,港府运输署预估需四个月进行相关分析与咨询;二是财委会突然延后表决元朗区议会的天桥项目拨款,舆论聚焦“比原设计贵了七倍”的“17亿港元造价”应是主因。

这两件关系民生的事,既是港人对特首林郑月娥一年前上任时有感“民生无小事”的打分,也是对她现阶段强调“初心信心耐心兼有”的“三心治港策略”的观察。无论是梁振英或是林郑月娥,当上香港特首后都强调“民生无小事”,非常重视18个分区区议会的运作,但最近两个区议会的决定,依然引起全港争议。

首先是油尖旺区议会的“杀街”,指的是该区议会在5月底以15比1票(1票弃权)通过动议,要求港府研究终止“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试验计划”。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位于全港“最旺”的旺角,行人专用区地段更是“旺中之旺”,港人络绎不绝,外国旅客也慕名朝圣。负责规管交通事宜的运输署表示,在“杀街”之前,将分析车流量后提交民政事务处向公众开放咨询,整个过程约需四个月。

实施18年仍属试验计划  

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其实已实施18年,但至今仍属试验计划。2000年8月,运输署为改善行人流通、安全及步行环境,经咨询油尖旺区议会后,宣布分阶段实施行人专用区计划。

2000年12月,西洋菜南街被划为时限行人专用区,入夜后禁止车辆进入,每晚持续涌入的人流中轻易可见旅客的身影,他们和众多港人一样,漫步浏览街道两旁商店,偶尔因易拉架上的广告文宣停步,驻足观赏精彩的街头表演。这里的特殊高人气,也吸引了政党组织及民间团体,到此开讲传达诉求。

噪音投诉牵扯上“普通话大妈”

由于噪音投诉不断,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曾三度缩短开放时间,由每星期七天减至只在周末及公假实施,但噪音不降反升,投诉依旧。2017年,警方接获的投诉超过1120起,共发出77张传票,其中23人被定罪,遭罚款800至1500港元(139至261新元)。

多名区议员形容,“旺角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已变成乌烟瘴气、神憎鬼厌的怪胎”,更直指当年区议会是“被运输署欺骗”,才通过赞成设立行人专用区。但有民主派区议员反映,噪音越来越大的主因,是近年才出现的“讲普通话大妈”的街头表演所致。

“杀街”株连街头表演

网民指出,行人专用区吸引街头艺人进驻表演,“被杀”实在可惜。民主派民间组织“社区前进”则认为,香港缺乏表演场地,行人专用区一定程度满足了这方面的需求,可惜部分摊档比拼“斗大声”,造成恶性循环。

巨大声浪使到附近商户居民饱受困扰,抗噪音最经典例子莫如化妆品店Laneige在店外架设隔音屏上了新闻版面,屋宇署指为违规,足见噪音为害。Laneige发表声明指出,前线员工长时间在噪音严重的环境下工作,导致声带受损及喉咙不适。

建制派区议员认为,应终止行人专用区,直至港府提出监管方案。他们指出,虽然香港需要推动街头艺术,但为了避免噪音滋扰,港府应同时设立发牌制度,规定表演者不能用高分贝的音响“斗大声”。

无论如何,“杀街”已势在必行,油尖旺区议员形容这是“历史性时刻”;他们坦言,西洋菜南街行人专用区犹如“香港特别行骗区”,必须拨乱反正。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