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泽玮:中国电动车如何把日系车卷得节节败退

时间:2024-12-26 07:2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中国聚焦

在北京打网约车,有过三次极尴尬经历:不会开车门。

两次站在车外,惊慌失措,找不到开门的手把。一次坐在车内,同样找不到门的开关。

还有过一次“刘姥姥进大观园”的体验:坐进后座,抬头一望,蓝天就在头顶上,甚是惊喜。

沈姥姥问师傅,这透明天窗能打开不?师傅说,这是天幕,打不开。

还有个师傅,吓我一跳,他对着平板说,“哪吒,北京南站”。难不成让大闹龙宫的三太子带路?

用洋气的话说,中国国产电动车搞得很fancy、花样多,不再是传统的外露手把开门,改成隐藏起来的手把,甚至是个小按钮。带天幕的车型让人感觉坐进了高档车。哪吒,我搞明白了,喊的是中国国产电动车品牌,用的是中国古代神话的人物称呼。

原本落后欧美汽车工业上百年的中国国产汽车产业,抓住了新能源汽车带来的绝佳机遇,在政府的帮扶下成功弯道超车。

在出口方面,中国去年赶超日本,摘得全球第一汽车出口大国桂冠。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去年也分别达到958.7万辆和949.5万辆,占全球比重超过60%。

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今年7月历史性首超传统燃油车,标志着新能源车成为中国市场主流。

在新能源车带动下,中国汽车市场“全球最卷、没有之一”。车企之间大打价格战,不赚钱也在所不惜,就为抢占市场份额。

这种玩法,引起了官方注意,今年的中共中央工作经济会议明确要求,不能让“内卷式”竞争成为影响科技创新、掣肘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破坏性因素。

这么一卷,也把日系汽车给卷惨,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中国车企两巨头本田汽车和日产汽车星期一(12月23日)宣布,双方计划在2026年合并。三菱则探讨是否参与合并。

好些分析指出,本田和日产计划合并,折射出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与无奈,预示着日系汽车在中国曾经的辉煌一去难复返。

日经中文网报道,受中国车企的新能源车挤压,丰田、本田和日产汽车三大日系车企9月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均同比下降。降幅最大的是本田,同比下降了四成。在1月至9月的累计销量方面 ,本田同比下降29.3%至58万8018万辆,丰田同比下降10.4%至124万600辆,日产同比下降9.1%至49万6998辆。

中国市场销量占三家日系车企全球销量的二至三成,销量猛跌对收益产生巨大影响。其中,日产汽车更被形容为面临一场“断崖式衰退”,传出破产危机、大规模裁员等问题。

中国是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任何车企都难割舍。摆在日系和德系车企眼前的选项或许只有一个,与中国电动车一拼高下。本田和日产合并计划宣布之后,分析人士表示,两家车企合并旨在通过整合双方在电动车技术、自动驾驶和其他中国具优势的领域,以遏制中国电动车高歌猛进的势头。

日系车企在电动车领域起步较晚,更多只押注于油电混合动力车。

《经济学人》杂志去年4月的文章分析,日系车企没有及时赶上电动车浪潮的部分原因,要归咎于“创新者困境”。日本汽车业领导者面对新技术时犹豫不决,担心这可能削弱日本汽车原有的领先优势。

日本车企工程师对机械结构更简单的电动车也不以为然,很多行业内人士对传统汽车的发动机仍情有独钟。车企更自信地认定,当时机成熟时,能轻而易举地从混合动力汽车转向纯电动车。

反观,中国车企在传统燃油车时代就不具任何优势,能够完全没有包袱地大举投资发展电动车,官方多年来也一直坚定地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纽约时报》梳理分析,中国政府为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投入巨资开发电动车已超过15年。

温家宝在2003年至2013年担任总理期间,把发展电动车列为重点工作。2007年,温家宝任命曾在德国担任奥迪汽车公司高级工程师的万钢,出任科技部部长。报道形容,温家宝给万钢“开出一张空白支票”,只求把中国打造成全球电动汽车领先者。

电动汽车的核心部件是电池。瑞银分析师估算,中国车企比亚迪组装一辆电动车的成本,要比西方车企低30%,并判定电池是中国车企可以节省成本的环节之一。中国同时控制着电动车电池生产的整条供应链,外部环境再不友善,也难撼动中国电动车的优势。

1978年,中国已故领导人邓小平在推动中国改革开放之前访问日本,参观了日产汽车公司神奈川县座间市的工厂。

日产车体工厂当时已高度自动化。邓小平了解到,日产汽车月产量是当时中国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月产量的几十倍。他当时对日产负责人说:“我明白了什么是现代化。”

日媒今年10月报道,日本中部经济产业局举行电动车技术研修会,约70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代表造访电动车的拆解展示设施,研究中国电动车便宜的秘诀。

46年前,日产汽车让邓小平明白现代化是怎么回事;46年后,日本企业拆解研究中国电动车。

历史轮回,角色对调。世界就是个不断轮回的舞台。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