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家庭需求调查报告几点启示

时间:2024-07-16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社论:家庭需求调查报告几点启示

新加坡管理大学和新加坡政策研究所的“家庭需求调查”和“基本需求公众认知调查”显示,本地人对生活必需品和要素的认知是务实和物质化的。由社会及家庭发展部资助,用两年完成的调查,在本地是首次,意义不小。除了对国人在生活需求上的认知有所了解外,也能让社会舆论的相关讨论更有所本,不止于陷入各说各话的尴尬。调查揭露本地人务实和物质化的生活观,在社会日益富裕的当下,不乏启示意义,为日后的政策制定提供宝贵的参考数据。

不同收入、住房类型和年龄层对生活需求有不同的认知,这很自然;毕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与生活环境,必然导致人们有五花八门的需求认知。但总体而言,本地人的生活需求主要集中在满足物质欲望的层面,九成以上受访者所认定的10大需求,离不开衣食住行,包括冰箱、公共交通和拥屋。收入较高阶层的生活需求,似乎更接近普通人所定义的奢侈消费,比如每个月上餐馆至少一次、每年到东南亚国家旅游一次、按摩、付费串流服务等。

从公共层面观察,公众对生活需求的看法符合常识,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认为,政府应帮助无法负担的人满足温饱、住宿和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但要维持较体面的生活水准,如拥有冷气机或上餐馆,有超过六成的人认为这是个人责任。换言之,社会过去在讨论贫富差距以及生活费压力时,缺乏足够的实证基础,因而容易流于主观色彩较浓,言人人殊的困境。调查结果相信能为今后的讨论,提供相对明确的事实基础,有利于决策者和广大民众凝聚共识。

调查发现,本地社会心态普遍健康,嫉妒成功者的“相对剥夺感”并不强烈。最低收入群体(家庭月入介于零元到2499元),平均缺乏5.3样生活所需,高于其他收入组别平均的1.6至3.4样。当中主要的是相等于半年开销的应急储蓄(占24.1%)、相等于三个月开销的应急储蓄(16.2%),以及每年到东南亚国家旅游(11.3%)。相较于每年去旅行、偶尔按摩服务、度宅假,更多人把应急储蓄视为生活所必须,反映一种未雨绸缪的正确且负责任的价值观。

在这些实证基础上,公众关于社会公平、贫富差距以及政府角色的讨论,应当能够更为理性客观。公众对于生活需求充满常识的认知,表明他们知道贫富差距和贫穷是两回事。每个人不同的天赋、能力和际遇,意味着他们的后天成就必然不同,在收入和财富上自然出现差距。这样的差距非但不应压制,反而须要鼓励——唯有激励有能力者发挥潜力,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政府所应当做的,是确保人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无忧,也就是减少贫穷的困苦。

另一个理应得到重视的调查结果,是本地人或许太过务实的生活观。不少民众觉得,若政府需要把更多资源用在改善贫穷,则不妨削减在艺术与文化、体育和遗产保护方面的开支。这反映国人在认知上的偏差。虽然“衣食足而知荣辱”是人之常情,但社会也须推崇“贫贱不能移”的认知和道德品格要求。这就必须更加重视文化艺术和体育等非物质生活需求。出现偏差的因素相对复杂,部分或许同建国时期的浓厚忧患意识和所衍生的政策有关。但随着社会日益富裕,人们对生活需求的认知也必须有所提升。

社会富裕的一大副作用,就是物质和精神生活比重容易出现失衡。一味侧重物质生活成就,会导致各种弊端如心理健康问题、对极端思想缺乏防御力等。因为人天生不能没有精神上的需要和追求,包括对未来的想象以及对超越性的探究。如果缺乏精神需求乃至宗教信仰,人们就更倾向于在世俗的政治身份认同等意识形态寻求替代品。个人自我激进化案例频发,乃至更多年轻人向精神医生求助,都是这一失衡现象的症状。因此,未来在定义“基本需求”时,或许要有所调整。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