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敏娥:建构全方位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时间:2024-02-16 07:45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柯敏娥:建构全方位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心理健康的监管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当前许多培训师资与服务机构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也有待明确。要构建有系统而精细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须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及公众共同参与。这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

在深入理解了《联合早报》2月12日社论《全方位关照让社会心理更健康》提出的政策背景后,浅见认为当前的举措确实助力巨大,体现出政府高度重视心理健康这一社会痼疾的决心与担当。大力增设培训师资与基层服务设施,让广大民众享受便捷的心理咨询与救助,确是当务之急。

新加坡政府高瞻远瞩,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将它纳入国家发展战略。2020年,卫生部发布了“心理健康蓝图”,提出到2030年实现“人人享有心理健康”的目标。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包括增加心理健康服务经费投入、扩大心理咨询师队伍、推广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等。这些举措为提升社会心理健康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在充分肯定现有进展的同时,我们也应直视心理健康问题复杂多样的成因体系。任何单一的应对手段都难以奏效。因此,构建系统化、立体化的政策体系与技术支撑,使各项措施形成合力,精准有力地预防与治疗心理疾患,是我们亟待深入思考的方向。

一、加强前期调研与监测,夯实政策基础

心理疾病的形成与演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学过程,须要充分调查与理解所蕴含的群体心理机制、环境诱因,以及个体特征的综合作用结果。当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还十分有限,对问题的认识也较不全面。因此,政府可考虑组建专家团队,开展大样本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建立数据库。通过统计分析手段如问卷采样、数据建模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剖析不同心理问题的社会学、心理学成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奠定基础。

二、家庭与学校构成双重防线

许多专业研究表明,家庭关系和学校环境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当前政策主要着眼于学校一侧,但应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教育与家庭关系调节的力度。首先,许多家庭矛盾都是导致孩子产生心理疾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通过选派社会工作者介入指导,化解这些宿根深种的问题,是遏制二次伤害的重要举措。其次,面向父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家长学会与孩子良好沟通,避免问题形成,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只有建立这两大防线,才能真正构筑起心理健康的第一道屏障。

三、建立精准预警和科技化干预新模式

实际上,通过智能化的情绪分析系统,可以提前判断个体是否存在潜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类系统通过分析人的日常语音、文字、图像、生理信号等,实现高精度的个性化模型,能够挖掘隐藏在层层表象之下的真实情感波动。如果将这些科技成果应用到学校、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它们可以基于云端大数据,实时监测地域范围内居民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一旦监测到异常,可立即向相关个体发送健康提示,并由心理专业人士进行后续指导,在问题恶化之前及时干预。这种前瞻性的、科技化的新模式,可大幅提高心理服务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它也须要政府加大科研投入力度与技术示范应用,促使更快落地。

四、消除社会污名,鼓励主动开放求助

当前普遍存在对“心病”者的标签化判断,这让许多需要帮助的人不敢公开求助、接受治疗。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正面宣传,消除社会对心理问题的污名化,让求助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种积极理性的选择,是政府引导形成开放包容环境的重要举措。通过正确认知的传播,让民众明白面临心理问题并非个人错误,而是可以通过科学治疗克服的“疾病”,有助于营造不带成见的支持性环境,鼓励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主动求助。这也可以由政府带头,逐步转变公众固有的一般错误认知。

五、补齐巨大的专业人才缺口

事实上,当前各类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高水平专业人才短缺,难以满足庞大的潜在服务需求量。仅仅依靠增加培训规模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可考虑从根本上加大心理健康专业的高等教育兴趣培育力度,并通过系列优惠政策,鼓励更多优秀学生投身这一领域。同时,也须要大力引进国外先进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使新加坡在这一领域的整体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只有坚定不移地补足专业队伍的巨大缺口,心理健康的服务供给才能获得满足。

六、推动相关法规的完善与创新

心理健康的监管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当前许多培训师资与服务机构参差不齐,服务质量难以保证;数据使用与隐私保护也有待明确。因此,建立完备的质量标准体系与行业准入机制,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不良机构的横行;同时加快制定数据和隐私保护法,为大数据应用创造安全可控的环境,也是政府应推动的方向。

综上所述,要构建有系统而精细的心理健康支持网络,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及公众共同参与,从前期调查、教育宣传、科技创新、人才投入、法规完善等多角度形成合力,使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从而保障广大民众的身心健康。这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必须在政策制定中汲取更多专业建议,也需要专家不断推陈出新,为这一行业的快速成熟与优质发展持续贡献智慧。

作者是退休公务员

热度: ° | 返回联合早报首页 可查看更多内容。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