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中美交往新模式 香港危中可寻机

时间:2023-11-12 11:10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明报

明报社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将在旧金山与美国总统拜登会晤,显示中美关系经过近年惊心动魄的波折之后,双方正尽力尝试有助于关系长期稳定的互动新模式。中美交流基金会上周在香港举办的中美论坛2023,主题就是“中美关系:变局与进展”,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及美国驻华大使伯恩斯,均透过视像致辞。对中美互动这种新模式,香港如何因应,是值得深入观察和思考的问题。

正如外长王毅所说,“通往旧金山之路,不会是一马平川”,中美双方都为这次习拜会付出了努力。6月份以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财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气候变化特使克里、两党议员、加州州长纽森等政要相继访华,习近平频频向中美民间交流活动发信或致辞,商务部长王文涛、外长王毅及副总理何立峰亦先后访美,同时,中美在经济、金融、气候变化、核军控等多个实务领域亦展开沟通,并取得一些成果,美国农业部首度组团参加上海进博会,中方再大手笔采购美国大豆……连串互动,都为习拜会营造了良好氛围。

竞争仍激烈互动趋务实

中方转积极内外皆有因

另一方面,中美在地缘政治、国家安全的分歧并未缩窄,在台海、南中国海、人权、高科技等地区与领域的竞争,甚至更趋激烈;两国在朝鲜半岛、俄乌战争、以巴冲突等世界热点问题的看法,亦迥然不同。上述分歧预料在这次习拜会,亦难以弥合。

即使如此,习近平还是要去旧金山与拜登会面,而且从近期中美互动看,中方的表现更趋积极,其中既有内部因素,亦有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是,中国经济疫后复苏的步伐不如预期,出口与投资受外部需求疲弱、美联储持续加息等因素冲击,亟需扩大对外开放来刺激振兴。习近平此行,除与拜登会晤,还要向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发出经济合作的邀请,而他计划出席与美国大商家的晚餐会,亦被视为释放招商引资的重要信号。

对中国来说,美国对中国外部环境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中国疫后与西方国家关系的重启,得益于去年11月印尼峇厘岛的习拜会,这次日本首相岸田等多国领袖,试图在旧金山能与习近平会晤,亦不无习拜会的刺激。

外部因素则是,中国作为重要力量,在解决重大全球问题上的角色都不可或缺。美国政坛已进入大选周期,拜登急于在外交上取得成就争取连任。近年激烈的中美博弈,令世界陷入某种焦虑与不确定性。这次习拜会就是两国联手,向全球发出一个信号:双方领袖致力于将关系置于更加稳定与建设性的轨道。从这一点看,习拜会面本身就已达到目的。

鉴于中美关系中的政治因素并未消失,中方正采取新的方式来降低其干扰。一是用政治引领来对冲政治干扰,降低令两国关系失焦的风险;二是用务实对话增加透明度,减少政治干扰的运作空间;三是用对等、可控的竞争方式来避免摩擦上升到政治层面。例如,在美方对中国采取新的出口管制措施后,中方也采取了相应的出口管制反制手段。一般预料,习拜会后中美军事交流即将恢复,而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近日访俄会晤普京,亦属这类对冲动作。

经贸回暖利好香港

国安联通审时度势

明白了个中逻辑,香港在这一变局中的机遇就很清晰了。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航运和区域贸易中心,香港从来都是中国扩大开放与中美关系缓和的受益者。香港今年出口下滑原因很多,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现在,中美“商业问题工作组”开始就贸易、投资和出口管制等议题对话,何立峰与耶伦在旧金山达成的共识:美方“不寻求与中方脱钩”,双方要“发展健康的经济关系”。中美贸易若止跌回升,对香港无疑是利好消息。

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今后会形成政治与安全问题继续对峙、但非高科技部分的经贸交往持续的格局,香港作为与西方传统关系深厚,又是中国唯一的普通法司法管辖区,桥梁、纽带的角色仍有较大发挥空间。去年,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对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展开审计检查,就选在香港进行。上月加州州长访华,首站亦选择到访香港,港大亦宣布,明年起将举办一年一度中国加州湾区气候论坛。这些都证明,作为处于中西交汇点的香港,国安法颁布后看似险象环生,但只要做好自己,仍可为中美关系作出贡献。

新华社前日在系列评论中提出,要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需要双方“克服干扰、排除障碍、积累成果、营造氛围,共同推动”。维护国家安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与保持香港独特优势、联通世界,是一体两面,不可偏废,应该审时度势。香港愈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愈受国家信任,在对外联通方面就愈主动,就愈能在中美关系发展中发挥优势。对美国干预香港既要敢于发声,又切忌用力过度,有时真理多走一步会变成谬误,要适应中美互动新模式,避免成为中美关系大局的杂音与干扰。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0)
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