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中美合作会否突破气候变化领域?

时间:2021-11-30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审时度势

自拜登击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美中关系虽仍有波折,但总体趋向理性与稳定。双方虽未能就遗留的贸易战问题进一步达成协议,但却在举世瞩目且关乎人类命运的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了密切磋商并达成了历史性协议。

在格拉斯哥举行的COP26气候峰会上,中国和美国同意在未来10年里加强气候和能源合作,为国际社会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带来了新的希望。由于中美目前在地缘政治、人权、安全等领域仍然针锋相对,观察家普遍认为两国合作仅局限于气候变化领域,但如果深入分析,会发现气候变化议题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突破口,将两国间的合作与默契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气候变化议题涉及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全球变暖,既是环保问题,也是能源与经济问题,更是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关系的政治问题,可谓是一个系统性的后现代问题。

两国要想在这样的问题领域合作,必须在节能减排技术、传统能源、新能源、经济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碳交易、碳捕捉、植树造林乃至第三方国外市场合作,而这些领域的合作范围,将远远超出目前贸易摩擦所覆盖的范围。

和气候变化所开启的两国合作大门相比较,关税战所带来的影响是局部的、有限的,且多限于传统经贸领域,而且双方所加征的关税,也没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双边贸易额。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正在逐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因此从美国进口能源产品的空间十分巨大,这将有助于提升两国贸易往来和减少美国对华贸易赤字。假以时日,两国气候变化合作协议所带来的长远影响,将逐步冲淡关税战所笼罩的阴影。

其实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美国对华的技术封锁,这一领域的负面影响要远远超过关税战。然而,双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协议,有可能促使两国在新能源、传统能源改造、环保减排等领域的技术合作与转让。

这些前沿领域的技术合作,在目前的严峻政治环境下当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由于双方已经发表了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且在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等方面已经积累了长期合作经验,因此与气候变化相关的科技合作很可能是率先突破技术封锁的一个重要领域。

当两国在气候和能源领域进行合作的时候,双方都很难把这一领域和其他经济、技术甚至外交领域完全分割,这既是因为前面所讲到的气候变化涵盖内容的广泛性,也是因为合作与交流精神具有外溢性。当一扇窗被打开的时候,很难再让其他窗户保持关闭状态。几乎在中美发表气候声明的同时,习近平与拜登举行了首脑视频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除了两国元首之外,还有直接负责经贸与关税谈判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这说明两国政府都有意愿把气候变化领域已经形成的共识,扩展到经贸等其他领域。

此前,刘鹤与耶伦已经直接举行过视频通话,虽然双方并没有就降低关税达成一致,但为进一步磋商打下了基础。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亦表示,拜登政府不谋求激化与中国的贸易紧张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两国都共同面临着新一轮疫情威胁、全球供应链紧张、能源危机等严峻挑战。这些挑战要求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进行一定程度的合作,才能够共渡难关。否则双方可能陷入新一轮囚徒困境,因为拒绝合作而出现双输局面。

以供应链问题为例,目前全球已经进入新年前的购物旺季,如果供应问题再次出现恶化,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日常需求,而且很可能进一步恶化通货膨胀问题,甚至引发新一轮金融危机。在能源问题上,美国也需要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能源需求和生产国的合作,这样才能稳定全球能源市场的价格和供应。否则,能源价格的不断攀升也会扰乱全球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危机。

自拜登上台以来,美中两国一直在不断确认双方的政治底线,并在避免触碰这些政治底线的基础上逐步缓和双边关系,扩大共识。两国既然可以在气候变化领域达成协议,打破僵局,也很有可能在经贸和其他领域寻求到新的共识。

目前来看,地缘政治领域取得突破的可能性很小,但在降低关税、扩大投资、市场准入等问题上,双方可能会找到一些共同语言。

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

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助理所长

赞一下
(0)
0%
赞一下
(1)
10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