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明:中医抗疫的契机

时间:2021-11-20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刘家明

早从沙斯出现的时候,中医在流行性疫病的应用问题就再浮现出来。最近在冠状病毒疫情的肆虐之下,中医治疗的问题又被提出来了。笔者不是中医师,但是从对中医中药的粗浅了解,发现了这危机也带给了中医发展一个契机。

中医中药在新加坡华人社会里已有一定的地位,中医的整体概念、辨证论治和治病原则,在新常态下,尤其在新加坡,应该可以大有作为。

新加坡目前对疫病的战略,是在等大部分国民(最好是全民)注射了疫苗后,再逐步解封,慢慢与病毒一起生活,以达到与冠病共存的目的。这策略是基于极大部分已接种了疫苗的患者的病情轻微,甚至可以居家康复。在居家康复的这一大群患者里,就提供了中医不少大展拳脚的机会。

中医看诊最主要有望、闻、问、切四大诊法。先把切脉放在一边,其中望、闻、问都可以通过远程看诊完成。现在的手机和视频工具已非常先进,医师是可以无阻与病人远程交流,精准地得到所需要的资讯的,就只剩下最后的切脉一环了。

在目前这个仓促的情况下,中医师只能靠家家户户已分到的“血氧仪”所提供的脉搏情况和血氧成分,靠经验和医术决定开药方了,不过这应该只是个权宜之计。

开了药方之后,由于患者已被居家隔离,所以医师可以把药方,照患者的意愿电传给中药店;中药店配药后就可以派送上门,安全无接触,大家安心。

患者收到药后,有充足的时间煎药调理,还可乘机打发一点时间。如果不想麻烦自己煎药的话,更可以安排有煎药设备和服务的药店代劳。中医师还可以定时询问病人进展,提高疗效和整个护理的成效。这样的“一条龙”服务,或许有很大的发展潜能。

我们再谈一谈切脉,据说这曾经是个进行了很久,但还是没有突破的科研问题。笔者在这里看到了两个科研的契机。首先就是利用手机科技,设计一个能同时在寸、关、尺三部同步取象的三极探测器,脉搏资料可以通过手机传到医师那里,再加上其他的测量仪器如“血氧仪”或“血压仪”等的资料,用机器学习算法(machine learning algorithm)和人工智慧对大数据的分析,或许会有“非传统性”的突破的机会。

相信在所有研究中医的国家(尤其是中国),应该已有海量的脉象数据,所以另一个契机就是与他们合力研究,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科技,推进这方面的研究。希望日后中医也可以利用远程切脉诊法,以完善整个远程看诊程序。

目前各国在研发疫苗方面已经有了好多方向,但是在医疗护理方面却还是很无助,让病人有一点靠自己和自生自灭的感觉,所以中医正好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缺。

现在才开始结合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科技发展的中医,对冠状病毒的医疗或许有点远水救不了近火之势,但这也是发展中医远程“一条龙”医疗的契机。支撑这发展的各项科技和工具都已经算成熟,现在就等有人踏出第一步了。

作者是电子工程师

赞一下
(2)
66.7%
赞一下
(1)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