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骏:封城锁国的人命代价

时间:2021-11-16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热点话题

新加坡抗疫已持续近两年之久,随着“与冠病共存”成为新加坡政府因应疫情的号召,本地民情却似乎出现两极化,社交媒体开始出现推崇开放和封锁的两大阵营。

有人质疑,有患上慢性病的年长者打完两剂疫苗后仍病逝,显示疫苗无效。然而,在疫苗覆盖率达人口八成以上的前提下,未完全接种疫苗的病人,即便仅占人口的不到两成,却不成比例地占七成左右的病逝者,令人感到唏嘘与悲痛。没有疫苗能百分之百确保接种者不会病逝,但其高度的有效性,已是所有传染病专家的共识。

有人认为,新加坡应效仿中国,实现确诊清零的目标。可惜的是,新加坡的国情和民情同中国相距甚远,根本无法相提并论。中国可赖庞大的人口,依靠国家经济内需,但新加坡的经济结构仰赖国际衔接和人才流动。

若要重新与世界接轨,比照其他发达国家的开放步伐,新加坡要达到清零显然将徒劳无功,疫苗接种者旅游走廊(Vaccinated Travel Lane)计划的实施,更显现出决策者判断新加坡边境无法长期封闭的现实。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因此笔者认为无须过度避忌讨论,但仍须敏感处理。有人觉得,生命皆可贵,必须尽可能不允许有人死于冠病。笔者赞同每个人皆有家人和朋友,凡有人去世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人。

然而,冠病的死亡案例,不仅限于卫生部所颁布的病逝人数。

第一,社交限制措施所造成的社会孤立和生计压力,必然会对大众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长远影响,也已获得科学界的证实。其中更会有人因无法负荷心理压力而考虑轻生。

根据新加坡援人协会(Samaritans of Singapore)今年7月的数据,年长者在2020年的自杀率达到29年来的新高,去年全年有154起年长者轻生的案例,是同年病逝于冠病人数(29人)的五倍以上。

第二,医疗系统为照顾冠病病患而选择推迟所谓“非紧急”预约和手术,可能导致一些病人未能及时发现自己患上其他疾病,或者因无法进行“非紧急”的手术,而导致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由此可见,限制措施对心理和生理健康的严重打击,皆有可能成为冠病间接导致的死亡案例。但因为并非直接导因,而未被卫生部记录在案。然而,这些病患同样也有家人和朋友,应受到同等程度的重视。

也有人会坚持,生命大于经济,政府无论如何都必须确保人命安全。然而,建立医疗系统与维持经济活动并非互相排斥,如今新加坡的医疗系统能享有美誉,正是得力于蓬勃的经济发展,才能支援昂贵的医疗科技与创新。建立医疗系统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持续的投资,其中经济活动更显重要。健康与经济并非对立,权衡两者才是关键。

12岁以下的儿童最快须等到明年初方可接种冠病疫苗,但成长阶段的儿童正处于心灵与社交发育最关键的阶段。即便到目前为止本地儿童的感染案例,绝大多数为轻症,甚至无症状,但家长的担忧仍可理解。如何在孩子的健全发展与身心健康之间取得平衡确实棘手,笔者也无法提供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

疫情考验了全球各地政府如何在人命和经济之间达成平衡。在疫苗覆盖率普及,人口免疫程度颇高的情况下,过度保守、小心的防疫措施,会对社会心理和生理健康造成严重打击,很可能得不偿失,甚至弄巧成拙。新加坡能做的,是尽可能减少冠病直接和间接的人命代价。

显然,限制措施的好处如今看来未必大于风险。针对环境局呼吁年长者避免到小贩中心堂食的消息,笔者看到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讥讽:“为了避免死亡,您必须避免生活。”新加坡2021年的防疫态度和医疗程序,必须果断地与时俱进,不能停留在2020年无疫苗时代的清零目标,以免国家发展随之停滞。

“与冠病共存”不能单是政府口号,更要身体力行。防疫政策的调整务必基于科学与理性,而不是恐慌与情绪。

作者是本地大学在读学生

赞一下
(4)
66.7%
赞一下
(2)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