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恩泽:恐慌是市场的无形杀手

时间:2021-11-08 08:3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近日一份《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设清单》引起中国消费市场恐慌,市民抢购粮油及日用品。

一家上市公司管理层减持,引起股市恐慌,同类板块受牵连而暴跌。一家企业债券违约兑付,引起债市恐慌,激起债券抛售潮。几年前,一家银行资金链断裂,引发储户挤兑潮。

尽管市场恐慌的形态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负面信息鼓动下,供给侧和消费侧严重失衡。比如近期有关冠病疫情、政治局势的谣传,加上个别监管部门举措失当,引发市场抢购潮。

资本市场恐慌性抛售,指的是大量投资者不计后果,大规模集中抛售。这种群体性行为带有羊群效应,极短时间内就会导致价格暴跌。

恐慌是市场的无形杀手。市场恐慌会引发大规模丧失理智的市场行为,甚至会引发崩盘的场面,其风险影响往往超乎人们想象,也是监管层一时难以控制的。去年初的口罩抢购潮是例子之一。

恐慌性市场的出现有多种原因:

首先的是市场监管层出台市场紧缩政策或股市利空政策,引发市场主体及消费者、投资者超乎理智的想象,在极短时间内采取过激的应对措施。

其次是突发性重大负面消息传播。比如近期要打仗的谣传,有不负责任的网络大V将其解读为某种爱国统一的正能量,从中推波助澜,实在很荒唐。

再次是技术面内在因素影响等,比如股市概念极端炒作,在熊市下跌末期最容易出现恐慌情绪。一些企业出现重大人事调整,引发投资者出现恐慌心理。

还有是监管机构疏于职守。对重大政策调整不能及时解读,对负面信息不能及时辟谣,对市场有可能出现的恐慌情绪不能超前安抚,对扰乱市场的投机炒作行为没有及时打击。

可是,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少人能按捺住自己躁动的心,守住自己可贵的孤独与寂寞,而变得越发盲目、急躁和一定程度上的急功近利。

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导致人们的浮躁心态。高度的信息化生活强调一个“快”字,人们不再像过去那样,一壶酒几碟菜,海阔天空地胡侃神游。人们追求速度、效率和解决方法的捷径。在追求这些的同时,往往忽略了耐心和等待,甚至不惜代价地投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2008年9月,金融危机席卷美国,人们看不到美国国际集团(AIG)的危机层面仅局限于公司账面,它的子公司在保险业务方面还是十分优良的;退一步而言,即便AIG没有政府的救助,真的走上破产之路,其子公司还能独立运行。

然而,投资者没有耐心等待。在网络铺天盖地的AIG负面新闻的轰炸下,人们对AIG失去信心,引发恐慌心理,抛售AIG股票。美国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也是被恐慌心理所扼杀。

这个世界,人心和世事一样难料。一小段负面传闻借由恐慌性群体心理的放大,就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搞垮”一家华尔街叱咤风云的投资银行。资本市场的血腥和残酷,投资者的浮躁与恐惧,一切尽在其中。

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要有充分的信心,坚信中国市场的韧性、可控并有回旋余地,从根本上树立市场信心,就不会恐慌。

作者是中国财经媒体专栏作家

赞一下
(8)
66.7%
赞一下
(4)
33.3%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