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G20峰会的联想

时间:2021-11-03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吴俊刚专栏

10月30日至31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在意大利首都罗马举行。此次峰会主题为“人类(people)、地球(planet)和繁荣(prosperity)”,可以简称三P。但会议真正关切的是两个C,即冠病(covid-19)和气候(climate)课题。

这次峰会也被视为10月31日至11月12日在英国苏格兰城市格拉斯哥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简称COP26)的前奏。

引人注目的是,在特朗普时期退群离开《巴黎协定》的美国回来了。拜登总统出席了G20,接着也出席了COP26。然而,世界最大碳排放国中国的领导人习近平(还有俄罗斯总统普京)却缺席了,仅以视频讲话方式与会。大家都晓得,这个领导人不在现场的C(China中国),和前两个C密不可分。有14亿人口的中国体量太大了,不管是冠病还是气候课题,少了这个庞然大国的积极参与,结果必然会很不一样。

中国领导人没出席这次峰会,理由不止一个,主要是国内疫情、经济等紧要课题。人们观察到,自2019年年底冠病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已经多次缺席或仅以视频方式出席高规格的峰会,包括联合国大会和金砖国家峰会。尽管如此,人们还是会联想到西方国家现在和中国的恶劣关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失和,互不信任,自然很难谈合作,国与国的关系亦然。不幸的,西方国家和中国的关系现在正处于这种糟糕的状态,肯定会影响大家在各个重大世界课题上的合作。

首先,作为本次峰会东道国的意大利和北京的关系就闹得很不愉快。这颇为出人意表,因为,意中双边关系直到去年还非常“甜蜜”。2019年,意大利前任偏左政府做出震惊美国和欧洲盟友的举动,一马当先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之后,习近平赴意作国事访问,签署了相关协议。然而,今年2月现任总理马里奥·德拉吉上台后,情况就急转直下。这位前欧洲央行行长是个亲美派。

但对中国态度的转变并不止于意大利。整个欧盟与中国的关系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今年3月,欧盟宣布就新疆人权议题制裁中国官员,北京随后宣布制裁10名欧洲议员、学者及四个实体,双方关系顿时紧绷。5月,欧盟宣布暂缓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交付欧洲议会审批。9月,欧洲议会在全体会议上,高票表决通过欧洲外交委员会提出的对华新战略报告。

负责这项报告的比利时籍欧洲议员博特曼士(Hilde Vautmans)在投票结束后表示:欧洲在与中国打交道时不能天真。“中国是重要贸易伙伴,同时也是制度竞争对手,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和自由世界秩序构成挑战。经济利益不该使我们对中国政府野心勃勃的政治议程、日益强硬的外交政策以及对新疆和香港的针对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拜登上台后,扭转了特朗普的单边主义,美欧也已恢复联手遏制中国的战略。这不仅把中国推向对立面,也促使中国和同样遭到西方大力挤压的俄罗斯走到一块。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即使美国气候特使再到中国跑10趟也是枉然。

10月20日,英国首相约翰逊以本届联合国气候峰会东道主的身份和习近平通电话,呼吁北京采取更多行动,减少对煤炭依赖,并将实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目标日期提前。不晓得他得到了怎样的答案。

近来更令北京恼火的,是美国刻意大肆炒作台湾问题,挑动北京的敏感神经,显见无意与中国合作。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虽然去了罗马,但忙着进行的是与台湾有关的场边活动,而不是气候和冠病。王毅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谈到也不是气候和冠病课题,而是在台湾问题上过招。新闻报道说,双方互指对方须对台海紧张局势升级负责。

这样的峰会能在两C课题上谈出什么具体结果才怪。会后发表的联合公报证实了这一点。这次峰会达致的唯一“成果”,是核准了设定全球最低公司税率的计划,也就是各国将对跨国公司征收最低15%的公司税。这完全是美国的议程,是拜登最大的收获,但与两个C毫无关系。

根据媒体取得的最终公报文本,与会领导人虽然同意有必要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化前的1.5摄氏度以内,但公报几乎没有包含任何具体行动,也没有提到实现净零碳排放的具体日期,只说应该在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这些都是空话。

把气温升幅控制在1.5摄氏度,是2015年达成的《巴黎协定》所定下的一个目标。气候专家说,要实现1.5摄氏度的目标,意味着到2030年全球排放量须减少近一半,而且要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但具体该怎么做,并没有共识。真正要谈气候课题的,是准备谈上10来天的格拉斯哥气候峰会。中国领导人同样没到场。

中国是全球最大排放国,碳排放约占全球总量的四分之一,减排固然有责,但只会按其本身的把握和节奏办事。北京在COP26会议前提交给联合国的减排计划,表明只会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习近平在G20峰会上的视频发言就已强调,各国应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并敦促发达国家充分照顾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和关切,在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它们提供支持。这些也是气候峰会亟待解决的问题。至于这次的气候峰会能谈出什么结果,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在冠病问题上,西方国家和中国同样存在心病,难以虔诚合作。既不能共同开发疫苗,至今也互不承认疫苗。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并不乐见中国有能力施展“疫苗外交”,尽管北京一直强调视疫苗为全球公共品。冠病和疫苗实际上早已被政治化,中美各做各的。

很多发展中国家至今还在等待疫苗,但世界卫生组织也只能干着急。西方发达国家已开始在为国民打第三针,众多穷国的老百姓却至今还没见过针头长什么样子。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处的艰难时世,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要生存真不容易,要体面地生存就更难了。像冠病这样的瘟疫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各种自然灾害都是无情的,也都是人类生存的威胁。然而,可悲的是人类却无法形成命运共同体共谋对策。

有一天,如果地球再也承受不了暖化,海平面大幅上升,一些根本没能力做防御工事的小岛国,可能就无法继续生存。眼前来说,更迫切的是冠病疫情。那些还无法获得冠病疫苗的国家也只能听天由命,等待发达国家的施舍,这样的生存怎样也说不上是有尊严的。新加坡是少数还能活得很有尊严的小国。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赞一下
(8)
80%
赞一下
(2)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