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志国:如何看待所谓“中国软实力的缺失”

时间:2021-10-22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观点碰撞

最近在zaobao.sg上看到两篇文章,一是于时语的《从周边民意看北京软实力的缺失》(10月8日《联合早报·言论》),另一是伟达的《美英澳三边联盟重塑印太大棋局》(10月5日《联合早报·言论》),想提出一点个人的感想。

笔者想用一个中国民间常说的“人缘”来比喻软实力,人缘就是一个人和周围人的亲密度。一个人的人缘好,说明其他人的认可度高。但是,凡事都有例外。比如一个班级里,有一个优等生和其他一群差生,优等生每天好好学习,成绩优秀;那些差生则不务正业,一考试就挂零蛋。这个优等生的人缘会好吗?肯定不会,因为他和那些差生毫无交集,但是这对他来讲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于时语文中列举的澳大利亚民调,其实并没有太大意义。澳洲作为盎格鲁—撒克逊种族的国家,和中国没有任何历史文化的联结纽带,今天中国的快速崛起突破了他们的想象,震惊之余,他们本能地觉得“其他种族入侵”,影响自己原本高高在上俯视落后种族的地位,也就不足为奇了。英美也类同。

至于韩国这样的中国周边国家,也许可以这样看:

一、大国与周边的小国如何搞好关系,本身就是一个难题。放眼全世界,似乎没有哪个大国能够处理得很好,国家的“大”往往本身就是一种原罪,意味着有威胁性。

二、由于历史原因,韩国人民对中国一直有着复杂的民族感情(越南等国也类似)。历史上,韩国曾经长期是中国的藩属国,近代以来韩国抓住机遇,崛起成为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部分韩国人心中产生了一种由自卑过渡到自大的情结,开始反向瞧不起中国。双方民间对一些文化传统标识的争夺和互相嫌弃,其实就反映了这种心理。

三、另一方面,由于朝鲜战争造成的半岛南北分治,总体上中朝处于同一阵营,美韩则处于另一阵营,这又为中韩关系增添了一种无形的障碍。2016年的萨德反导弹系统事件,不过是一种集中体现。目前中国也处于一种多多少少的两难困境,过于亲近朝鲜就要顾虑韩国的感受,和韩国走得太近又要考虑朝鲜的意见。实际上,中国是真心希望朝鲜半岛和平稳定,不要生战生乱。

至于香港和台湾,中国大陆的快速崛起和复兴,深深地动摇了一大批亲西方人士的世界观。中国大陆从以往的贫穷落后,忽然变得比他们还要先进甚至富裕,他们心有不甘进行激烈反抗,其实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是,时间终究会在中国人民一边,事实最终会让他们明白,什么才是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

现在有一种流行观点,似乎倾向于把少数西方国家的小圈子当成“国际社会”,仿佛得罪了它们几个国家,中国就没有软实力了。实际上并非如此。广大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热忱支持,联合国人权理事会90多个国家对中国的声援,中国的“一带一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修桥筑路,这些都是中国的软实力。国际社会有将近200个国家,而非只有那30多个西方国家。

至于西式民主,主要包括多党竞选、全民投票、无条件言论自由,在一定条件下的积极作用不容否认,但在本质上,这是一个群体在缺乏政治治理传统和历史经验的情况下,而不得不依赖数人头的方式来决定国家大政方针。应该承认在这种情况下,数人头比砍人头多少还是进步一些。

不过,假如一个国家本身就有着深厚、长期证明行之有效、能促进国家发展的政治文化传统,那还是坚持自己的定力,走自己的道路为好。中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其实是中国人民长期经验教训和实践的总结。任何轻率否定这套制度的人,其实就是在藐视中国人民的政治智慧。更不要说现在西式民主自身早已大幅异化,问题百出,自顾不暇了。如果说“跟着美国走”才算软实力,这样的软实力不要为好。中国要的是平等交往,对任何国家皆然。

中国没兴趣争霸,没兴趣侵犯别的国家。中国尊重他国主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奉为圭臬。中国人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善良的人谋福祉。德不孤,必有邻,我们当然希望和世界上尽可能多的国家和人民交朋友,共谋发展,共襄盛举,但是也绝不会拿原则问题做交易,不会为了一点点名为“友谊”的东西,就屈辱地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软实力这东西,应该参考,但也仅仅是参考。

作者是中国天津市私营企业主

赞一下
(87)
75%
赞一下
(29)
25%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