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山:鲍威尔实践美国梦的一生

时间:2021-10-21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审时度势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日前因感染冠状病毒去世。笔者首次听闻鲍威尔,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海湾战争。在那不久前,由美国所领导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所领导的东方共产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才因苏联解体而刚结束。

1990年的美国,仗着冷战中的胜利气焰颇高,甚至有世界历史以美国大获全胜而终结的说法。象征着东西方阵营对立的柏林围墙,早几年前美国总统里根才在柏林呼吁拆除,而在1989年倒下。

然而那时在中东却发生了一宗公然挑战世界新秩序的事故。伊拉克总统萨达姆多年来以为有美国在背后大量援助,可能认定了自己是美国的坚定盟友。因为美国与宗教革命后的伊朗交恶,通过伊拉克跟伊朗在80年代发动两伊战争,打一场耗时多年又死伤惨重的代理人战争。对于萨达姆在伊拉克国内血腥铲除异己的独裁压迫暴行,美国也一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当萨达姆忽然挥军入侵并占领邻近的富裕小国科威特、吞并了后者的油田时,他可能认为美国不会把它太当一回事。

当时举世震惊,尤其向来放纵萨达姆的美国,对侵占科威特一事反应强烈,萨达姆应该也觉得很意外。之后的几个月,美国在中东邻近地区囤积大量军事资源与人员。当萨达姆对一个又一个的撤出科威特的期限不予理会后,美国终于对伊拉克动手了。

那也是鲍威尔开始踏上世界舞台的时刻,当时他是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是实质上最高级别的军官。在几乎每天举行的媒体汇报会上,一身整齐戎装的鲍威尔展现出充满自信而又实事求是的领导魅力,详细地解释但又不自夸美军如何轻而易举地全面摧毁伊拉克的武装力量。

反倒是萨达姆之前炫耀会把敌军击败的所谓“一切战争之母”,果真是实现了,只不过被击败的却是伊拉克最精锐的部队,它们很快被赶出科威特。

在那次海湾战争后,鲍威尔的威望一时举世无两,但他很谨慎地不让自己的战功光芒,遮盖过三军最高统帅的上司,也就是时任美国总统老布什。但老布什打胜战后超高的民意只是昙花一现,后来寻求连任时败给克林顿。

这种主要在幕后默默耕耘,但在必要时站出前台表现的习惯,应该算是鲍威尔的著名专业行为。他多年来就在军人与文官的公共角色之间游刃有余。他曾当里根总统的最后一位国家安全顾问,之后又当参谋长。当然,他也是首位担任这两大高职的非裔美国人。

鲍威尔不是首位在军服与西服之间来回换穿的领袖。在他之前有黑格尔从军职转任白宫幕僚长,过后调为欧洲盟军最高统帅,之后又出任国务卿。但黑格尔著名的不可一世的态度,与鲍威尔不亢不卑的处事风格,不可同日而语。

鲍威尔出生于纽约的牙买加移民家庭,大学时加入后备军官训练而参军,在越南战争中骁勇善战,之后因本事过人而在军中迅速跃升。鲍威尔是实践美国梦的活生生例子,是凭着“血、泪与汗”的奋斗而成功的写照。

海湾战争后不久笔者到美国求学,一方面也是受到鲍威尔事业成功历程的感染。笔者在美国多年的经历,的确是难以磨灭的人生历练。

笔者记得留美那段时期,还有另一宗牵涉到那时已退休的鲍威尔的事迹。话说加勒比海岛国海地,那时还处在军人政权管制之下。美国要海地军头下台、恢复文官统治的期限眼看就要过了,为了尽最后努力避免美国对海地动武,克林顿召唤德高望重的前总统卡特与鲍威尔一起到海地去,与军头做最后谈判。

经过一整天的紧张谈判后,军头终于妥协,让海地恢复文官统治,虽然文官政府并没有维持太久。鲍威尔又再解决了迫在眉睫的一场危机。

当鲍威尔再次出山时,是被小布什总统委为首位非裔的国务卿。才不过上任几个月,九一一恐怖袭击促使美国出兵阿富汗,力图剿灭卡伊达恐怖组织以及袒护它的塔利班政权。

这一回鲍威尔就没指挥军队了,而是作为美国的首席外交官,游走世界各地,尝试为美国入侵阿富汗以及之后伊拉克建立所谓的“愿合作者联盟”(coalition of the willing)。他在国务卿任上的表现,坦白说各界有赞有弹,可能要留到以后更长一段时间,才能在历史上盖棺定论,比较公允。

对笔者来说,鲍威尔的生命旅途在很大程度上见证了美国较为正面的形象,即少数族裔可以通过努力脱颖而出。当然,后来鲍威尔跨越党派去公开支持的奥巴马,两度成功当选美国总统,更令世人对美国的高度自由民主有所领略。

鲍威尔的噩耗传出后,笔者的一位美国友人有所感言:“他的确是强而有力的范例;是东南亚的少数族裔,希望通过绩效而有所成就的期望。就这一点,美国继续如此令人景仰。”笔者极为同意,但只能慨叹这一天的到来,不知还要引颈长待到何时。

作者是新加坡国际事务学会

(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马来西亚太平洋研究中心首席顾问

赞一下
(1)
20%
赞一下
(4)
8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