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用义和团眼光看世界 是台海安全最大危机

时间:2021-10-05 08:5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联合报》

主笔室快评

中国大陆与澳洲交恶影响煤炭进口,再度暴露能源战略的重要性。高度仰赖能源进口的台湾,是否也该担忧?媒体报道,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长苏紫云指出,台湾进口煤有合约保障,当前对外关系也不错,不像大陆与澳洲有关系紧张的问题。他也指出,台湾最后四个煤矿在扁政府时代关闭,也因此全台保有1.8亿吨煤储量。如果换算用量,即使天灾地变到完全无法进口,单靠台湾煤矿,救命煤“可以撑1年8个月”。

这种说法的第一盲点,就是不考虑时间问题:如果当真发生天灾地变,导致能源无法输入,对社会的影响是立刻发生。反之,全台的煤矿至少都已经荒废20年以上,要重新开挖已经坍塌的坑道,铺设台车轨道,在地面上建立机房、洗选设施,从政府一声令下到产出第一吨煤,恐怕一年也未必能达成。

更重要的是,蕴藏量与产量完全是两回事,没办法拿来类比:从“1.8亿吨可用1年8个月”,等于每月至少需要900万吨。然而台湾煤业在最高峰的1960年,当时全省有300多处煤矿,年产量也不到400万吨。换言之,即使不考虑时间,不顾开采成本,全台所有煤矿瞬间重新开启,距离“救命”也只是零头。甚至于这次爆发缺煤风波的中国大陆,如果单就蕴藏量而言,全大陆的煤估计还可以用400年!

作为“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长,居然发表如此言论,真是令人目瞪口呆。国防安全研究院这所蔡英文指示成立的智库,到底对国防安全能有多高贡献,还是政府让国防部埋单来“照顾”自己人、替自己的政策无条件背书?

大陆武力威胁,的确是全台湾2300万人共同面对的隐忧,国防议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各新闻网站的点阅率也居高不下。然而市面上的相关言论,尤其是立场坚定“抗中保台”的一方,往往先射箭再画靶,表现出宛如义和团一般,自认烧符做法可以对抗洋枪洋炮的乐观。举例而言,日前空军刚在汉光37号演习中,完全屏东佳冬战备道起降,媒体马上热炒,应该在东部也兴建战备道,甚至引述军方某刊物上的文章,认为省道台九线在台东关山路段,有长达14.5公里的直线,完全没有转弯,应该在此辟建战备道。其他媒体不甘落后,随即发出空军已经评估在关山设立战备道的新闻。

问题是,台九线关山路段虽然笔直,但是却有上下坡起伏,中间还包括跨越溪流的桥梁,以及台东县铁路横越上方的陆桥。更糟的是,这段路沿线几乎都是居民聚落,甚至14.5公里的心脏地带,就是穿过关山镇的中心闹区。如果不是把全镇房子拆掉一大半,就是让飞行员宛如好莱坞电影,驾着战机在两旁房屋夹道之间降落。

当然也不能忘记,立院外交国防委员会资深立委王定宇的名言,“即便中国拥有多大规模的战车,台湾也能用不对称的战力取胜”,只要官兵人手一支国造“红隼”反装甲火箭,一个人就可以摧毁一辆坦克。

孙子兵法〈谋攻〉篇云,“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如果有人搞不懂这句话的意思,那请他看看当下台湾,应该就可以茅塞顿开。  

赞一下
(29)
74.4%
赞一下
(10)
25.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