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选委面目待清晰 香港良政善治须实践检验

时间:2021-09-21 12:2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香港《明报》

明报社评

中央修改香港选举制度,周日的选委会界别分组选举,是新制度下首次选举,由议题设定、选民基础、投票率等,各方面都跟以往很不一样。有人形容这是由“劣质民主”转变为“优质民主”,有人则批评选举结果“近乎清一色”、“开民主倒车”,如何评价很大程度取决于政治立场,唯一肯定的是过去沿用的“建制-泛民”分析框架,已不再管用。客观而论,这届选委会选举的竞争性,确比以往低一截,部分选委的政纲简介相当笼统,日后打算如何行使权力亦不清楚,对很多市民来说,选委会整体面目仍甚模糊。这次选举体现了“爱国爱港者治港、反中乱港者出局”,至于如何促进良政善治,还需更多时间观察。

选举制度范式已转移

泛民建制框架变过时

今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修改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香港政治生态迎来根本转变,3场重要选举接踵而来,选委会是第一仗,对之后的立法会及行政长官选举,也有重要影响,1500名选委不仅负责推选特首,还会直接选出40名立法会议员,以及就所有参选人提名把关。选委会职权扩大,在新制度下发挥关键作用,然而必须承认的是,今选举气氛谈不上很炽热,昔日建制派与非建制派倾力动员宣传场面不再,选民基础大幅减少,公众关注度亦明显下降,选举后最多人谈论的,甚至不是选举结果,而是为何区区点算4000多张选票,居然也会“倒泻箩蟹”,由物流搬运票箱到电子点票都出现问题,官僚“甩辘”不济,花了10多小时才完成点票工作,令人费解。

这届选委会,合资格选民人数由上届20多万,变至不足1万,绝大部分选委席位均为当然委员,又或在界别没有竞争下自动当选。周日的选举,只涉13个界别,由412人竞逐364席,选民人数不足5000,部分界别更是以“团体选民”为主,结果是很多界别投票率都很高,个别甚至达到100%,然而由于新旧制度差别太大,将这届投票率拿来跟上届比较,并无意义。

回首过去数十年香港政治发展,所有人都惯了以建制对非建制的视角,看待大大小小选举,然而这个分析框架在新制度下已失去指导作用。反修例风暴期间,传统民主派跟激进派“兄弟爬山”,互相呼应不切割,其后更提出“35+”揽炒计划,中央认为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整个选举制度新设计的核心,就是将“反中乱港”势力连根拔起,不容他们进入体制。这次选举打着“非建制派”旗帜的参选者,少如凤毛麟角,唯一当选的狄志远,很多泛民支持者早已不视之为同道人。当然,什么是“非建制”、什么是“亲建制”,界线怎么划,其实也很取决于政治观点与角度。举例说,一些循专业界别成为选委的人,以往其实并没有太多政治色彩,着眼的就是代表业界发声,以“建制”、“非建制”这一旧框架去标签他们,在新形势下其实亦未必合适。

这次选委选举,无法再用以往的政治坐标去观察分析,除了“爱国者治港”外,很多事情都看不透,立法会选举、行政长官选举会朝什么方向发展,现阶段更无从评估。有学者认为,香港将从“对抗型政治”走向“协商型政治”,有意见甚至认为,这次选举标志香港朝向良政善治迈出了一大步。过去10多年,“对抗型政治”确令香港严重内耗,当局施政寸步难行,重建“良政善治”当然是好事,可是这个愿景能否成真,仍得走着瞧。“协商型政治”初步看来确是眼前发展方向,可是这种政治新形态,是否有助香港革弊兴利,同样需要时间观察。

部分选委政纲含糊

利益取向左右大局

这次选委会选举,部分界别的席位,仅比参选人数略少一些。有参选者表示,只要不是等额选举,自然就有竞争,人人都要落力向所属界别拉票,不能托大,惟无可否认,这次选举的竞争性,明显远逊从前。选举竞争大,好处之一是参选人必须努力多向选民解说政纲和主张,争取支持,选民基础愈大,解说工作亦必然愈多。观乎这届选举,部分选委向外介绍政纲,说得非常笼统,说得最多是“拥护基本法”、“爱国者治港”一类口号,有时甚至只得寥寥数字。

当然,并非所有参选人皆如此,一些专业界别参选人为了拉票,有向所属界别选民交代较具体政纲,然而必须承认,一般市民并不清楚选委们在一些重大社会、经济、民生议题上,秉持什么立场,因而觉得选委会面目模糊,不知道他们在之后的两场选举,将把香港引领往何方。新一届选委,在爱国者治港这面旗帜下,政治同质性必然较高,至于利益方面的同质性,则是一个问号。选委会由社会不同界别组成,每个界别都有其自身利益和视角,理论上,所有选委在反映界别意见之余,也应该顾全大局,以公共利益作为最大公约数,倘若任由私利凌驾公益,就会沦为特权小圈子。香港能否实现良政善治,还看选委们日后有何表现。

 

赞一下
(2)
40%
赞一下
(3)
6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