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外来干预”非杯弓蛇影

时间:2021-09-19 09:21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严孟达:“外来干预”非杯弓蛇影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不利国家稳定与国土安全的趋势发展,必有其早已埋下的种子。

9月13日,我国国会提出《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案》一读,并同时透露,行之已久的《煽动法令》将会废除。这一立一废,标志着新时代下,新加坡因应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新策略的隆重登场。

英国殖民老祖宗留下的《煽动法令》,自1938年生效,像是一把尚方宝剑,令人生畏。但自我国建国以来超过半世纪时间,政府只亮剑六次,是政府慎之又慎,尽量避免援用此法,抑或政府执政效率高,社会稳定,使这项法令发挥“定海神针”的作用?

很显然的,两种因素都有,《煽动法令》处理“可能削弱社会结构和政府机关的各种行为”,强处是覆盖面广,对有制造社会分裂居心者可起阻吓作用。弱点也是覆盖面广,一旦动用容易引发争议。

此外,我国维护国安的法令多样化,如《维持宗教和谐法令》《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简称POFMA)《司法维护法令》《不良刊物法令》《报章与印刷馆法令》,以及《刑事法典》中的特定条款,各有针对性,又发挥全面包抄的作用,减少了动用《煽动法令》的机会;它一旦动用就很震慑人心。

《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在2018年10月生效,是网络时代下,高度针对性的应对之策。

此法令防止假信息的传播,也为网络平台制定了一些游戏规则,包括加强数码广告的透明度。此外,在本地传播的付费内容,如果是为了达到政治目的,科技公司也必须向公众披露有关内容赞助商的身份,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受影响的中介平台包括谷歌、面簿、推特、新加坡报业控股期刊、百度和微信等等。

此法实施不足三年,政府又提出《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案》,赋予内政部长权力,向社交媒体平台、网络经营者和互联网接入服务商等发布指示,协助当局调查和对付源自国外的恶意宣传。其立法精神跟防止网络假信息和网络操纵法令似乎有所重复,或许予人“叠床架屋”的感觉。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阐述和讨论的重点。

三年前,西方国家和许多亚洲国家都纷纷出台打击假信息的法令,新加坡在当年的全球大气候下,推出了有关法案,特别慎重其事。在2018年3月间,政府为此召开了历来历时最长,供证人数最多的公开听证会,国际科技公司也派代表出席。听证会过程中抽丝剥茧,巨细靡遗地检讨打假信息可能出现的任何偏差和矫枉过正。

《防止外来干预(对应措施)法案》剑头直指“外来干预”,如何定义“外来干预”,相信会是国会内外争论的焦点;国际上也会对这项新法予以关注。

“外国干预”“敌意信息”和“本地代理人”等等关键字眼,给人无限的联想空间。其实,这些是新加坡建国以来一直都在面对的问题,只是不同时代,所谓的“外国干预”“敌意信息”和“本地代理人”的形式和本质有了很大的变化。

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曾因为美国使馆一名外交官介入本地政治,而下逐客令。

在2017年5月,我国政府因应时局,对“外来干预”出招,在《公共秩序修正法令》下,外国人不能参与在芳林公园举行的公共集会,受影响的是任何政治和社会运动。

自2009年开始,国际“粉红点集会”(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士的权益运动)常年在本地举行,外国机构和公司通过赞助表达支持的途径也被禁止。

拿外国人的钱搞本地政治是犯了新加坡的政治天条,是政治自杀,我国朝野政党人士都很清楚。

2019年在香港发生的“反修例”民主运动,西方势力的赤裸裸干预,外国资金的支持,都看在世界各国眼里,上街示威行使暴力,成为不少年轻港人的“兼职工作”。

当时,香港变局对新加坡有很大的震撼,我国政治领导层不敢排除类似事件在新加坡上演的可能性。

2020年6月中国香港特区国家安全法通过之后,在港的秋后算账,一波接一波。事后看来,2019年发生的街头风暴,无意中给国安法创造了条件。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许多不利国家稳定与国土安全的趋势发展,必有其早已埋下的种子。

新加坡的立法精神一向在防患于未然,如果等事到临头才来反应,将只是“亡羊补牢”。

今天如果连美国这样的全球第一强国,也把防止“外来干预”当作一项重要议程,对付网络攻击,其他国家又如何能幸免。

“外来干预”形形色色,有假民主人权之名,有以维护言论自由为名,作偷偷摸摸的渗透,作赤裸裸的干预,或兼而有之。

内政部的文告说,“外国势力无孔不入,可通过敌意信息宣传或本地代理人干预我国内政”。新加坡的不安与警惕,难道已到了“杯弓蛇影”的地步吗?法案进行二读辩论时,预料将能让我们进一步看清目前的形势。

新加坡是个公开的社会,开放是生存发展之道,看紧门户窗口则是必须不断加强的防身术。

(作者是《联合早报》特约评论员)

赞一下
(20)
80%
赞一下
(5)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