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之白:“入关学”与文明竞争

时间:2021-09-12 09:23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白话文

中美关系是当下最热门的政治话题,涌现出五花八门的分析,其中有个名为“入关学”的说法,不仅在微博、知乎等平台有数以万计的讨论,还引起部分学者的关注。

“入关学”将中美对抗与明清战争类比,认为美国为首的西方如同明朝,看似强大且文明,实则积弊深重;中国就像满清,虽被视为蛮夷,但最终将“入关”夺取天下。“入关论”主张,中国不要在理念上多做争论,也不要被普世价值干扰,只要一心埋头发展、增强军力,等到“入主中原”时,自然有资格重新定义世界秩序和价值观。

明亡清兴是中国历史重大课题,相关研究汗牛充栋,不作赘述。本文要讨论的是,中美竞争与明清战争,是否可比?

首先,明朝末年,民间有灾荒,朝堂有党争,关外有满洲铁骑,关内有农民起义,可谓内忧外患,几成死局。现今的欧美,虽然也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所引发的经济问题;种族、移民、党派造成的社会分化;中俄等国和恐怖主义带来的外部威胁,但远未到明末的情境。断言“东升西降”“美国衰落”,为时尚早。

其次,专制皇权下的刚性体制,在应对危机时的调整能力,无法与现代民主国家相比。皇帝能让王朝为其陪葬,总统却有被选下台之日;朝堂上的党争也不能跟国会里的党派政治相提并论。在一些人眼中,吵闹、低效、脆弱的民主制度,恰也有其灵活和韧性。

第三,历史上,灭亡明朝的并不是满洲,而是李自成,清军又击败了农民军和南明余部,坐收渔利。现实世界,谁有本事当李自成、吴三桂?简单思考一下,就发现很难成立。

第四,今天谈论“入关”,入的到底是什么关?有人说是第一岛链,还有说马六甲海峡,纯属纸上谈兵。真正的“关隘”,是政治制度、国际体系、价值观,如果不想融入现有体系,只有另建一套更好的,否则永远迈不过去。拿中东和阿富汗的局面来讲,只能说“关内”的一套无法简单移植到“关外”,但要说“关外”的可以反过来取代“关内”,恐怕没人相信。

第五,“入关论”提出,要学习满清“先上马打天下,再下马治天下”。但现代大国竞争和古代王朝更迭有本质区别,并不存在明显的“打天下”与“治天下”的时间分界线,也不是零和博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时发展,竞争与合作并存。现代大国崛起,不可能像古代部落那样穷兵黩武、以战养战;只有具备了“治天下”的能力,才有“争天下”的底气。

如学者邓曦泽所言,中美之争是国家之争,更是文明之争。谁能提出更优的理念与制度,给世界带来和平与发展,谁才能“问鼎天下”。“入关学”在中国的出现与“战狼派”一样,有与西方话语权赌气的成分,“你说我蛮夷,我就蛮给你看”;但它也确实过于简单偏激地思考发展问题,如果沿这条路走到极端,可能出现孟子所说的“率兽食人”,反噬自身。

事实上,中国政府近年也提出治理现代化、可持续发展、讲好中国故事等,不论其目的和效果,至少意识到这是一场长期的文明较量,而不是一次战争豪赌。毕竟,野蛮冲垮文明只存在于古代或者现代世界的落后地区,而想要战胜一个综合力量强大的现代文明,必须比它更“文明”。

(作者是本报网络高级编辑 [email protected]

赞一下
(8)
80%
赞一下
(2)
20%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