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达:“自生障碍”与中美竞争

时间:2021-09-07 07:18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时事透视

今年初拜登刚入主白宫的时候,美国朝野展现出三种对华策略思路。第一种出自拜登团队的竞选主张,即以广泛联合盟友的方式与中国竞争对峙;第二种主要出自美国外交系统和专业智库,即以大西洋理事会1月底发表的所谓“更长的电报“为代表,主张“两个分开”——将中共与民众分开,将中共领导人与中共分开。

3月底的时候,《纽约时报》刊登专栏文章,以《美国如何赢得第二场冷战?》为题,提出了第三种思路:即利用对手的“自生障碍”来取得优势和胜利。该文将“自生障碍”定义为对手意识形态和体制中与生俱来、难以逆转的思维、政策和行为后果。

该文以当年美苏冷战为鉴,认为苏联的最大自生障碍,就是其国有计划经济体制、垄断、庞大、臃肿、缺乏竞争活力和创新机制,难以发掘培养人才。但是,斯大林式社会主义却要求保有巩固这样的落后经济体制,至少当权者认为不保有巩固不行,不保有巩固就会亡党亡国。

这样的僵化体制却又恰恰无法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竞争,结果是这样的怪圈:苏联愈是设法强化巩固国有计划经济体制,就愈是匮乏竞争力,自己愈发脆弱和不安全,直至最后解体崩盘。

后人多有这样的感叹:苏联当年关键是没有像中国那样搞改革开放,没有邓小平那样的杰出政治家。可惜历史无法假设,况且实践证明,改革开放也不见得解决实质问题。

古往今来,改革与新政层出不穷,但事关最后成败的一个试金石,就是当改革改到自己头上的时候,该怎么办?

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与日本两国的近现代化改革为例,清朝的特点是老祖宗订的规矩不能改、不能碰,一到临界点就退缩回去。譬如戊戌变法,遇到与皇权利益冲突,就失败流产。清朝最后想搞君主立宪也是久拖不决,导致加速覆灭。

日本的“明治维新”堪称大刀阔斧,而且明治天皇在改革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敢于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力,在日本设立议会选举制度和内阁负责制,结果日本的各项发展突飞猛进,国力迅速提升。尽管如此,日本政治的现代化转型,最终还是靠外力推动才得以全面实现,也可见所谓自我政治改革,实际操作起来谈何容易。

进行政治改革的风险,是有可能导致自我否定的。30年前,戈尔巴乔夫“改革”到最后,把自己、苏共和苏联都改没有了。当然,类似这样的自我颠覆,对国家和民族来讲,可能反倒意味着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回到中美竞争的话题,仍然可以借鉴当年美苏冷战的案例。美国虽然最后是这场冷战的胜利者,但在初期也并非气定神闲,胜券在握。事实上,一开始美苏双方都高度紧张戒备,严密防范对方。苏联那边持续不断的内部政治高压、封锁和清洗暂且不论,美国这边“查处赤色分子”也走火入魔,还搞出了极右的所谓“麦卡锡主义”。

这就回到了“自生障碍”的怪圈,即本意是强化自己,保护自己,防范敌人,结果反而是愈搞愈自乱阵脚,自毁长城,自取灭亡。“麦卡锡主义”在1950年代初盛行一段时间后,美国主流社会和政治体制开始意识到如此搞下去,美国就快与苏联殊途同归了。

美国与苏联竞争的最有力武器,反而正是民主、自由、法治、公民社会及其价值,于是美国果断制止了麦卡锡主义。也正是因为这种及时的清醒和矫正,使得美国没有像苏联那样陷入“自生障碍”的怪圈而不能自拔。

现在,《纽约时报》又建议美国优化自我,在保持外部竞争对峙力度和戒备的同时,促使中国出现更多无法摆脱的“自生障碍”,如此可以帮助美国最终取得第二次冷战的胜利。大国决战岂止在战场!

作者是在美国的国际文化战略研究和咨询专家

赞一下
(27)
69.2%
赞一下
(12)
30.8%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