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再评中国“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1-09-03 08:56内容来源:联合早报 版阅读:新闻归类:观点评论

来源:台湾《经济日报》

经济日报社论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近日高规格再提出“共同富裕”以及“三次分配”的概念,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其中两个时间点:“改革开放后”及“党的18大以来”,至为关键,恰好点出了从1979年以来迄今及延伸到2049建国百年的两个发展阶段。为说明分析方便起见,不妨分别称为一,中国改革开放的邓小平阶段;二,中国改革开放的习近平阶段。两个阶段的特色与发展重点并不难区分,似也可分别冠之以“邓小平理论”与“习近平理论”。

新中国自1949年成立后迄1978年的30年期间,正如中央财经委员会所言,体验了“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并作出了总结,“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因此,在走到了几乎是一穷二白的1978年时,邓小平终于在中共第11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键性的历史决定:改革开放。至于怎么改,怎么开?那就摸着石头过河,但大方向还是有的,分别是:

在经济方面,“发展才是硬道理”;

在政治方面,“稳定压倒一切”;

在社会方面,“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引号中的话,全是邓小平的原话,因此也不妨把这三个方向理解为“邓小平理论”。客观理性地评论,在那个改革开放初期的时代与形势下,恐怕再没有比这三句话更能抓住发展的精髓与要领了。

要发展,只能靠市场经济,所以在社会主义下加上了市场经济,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果然,市场经济释放出了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产力,中国GDP才30年就从1979年的全球排名第15位跃升到2010年的全球第二位,而且,的确实现了“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然而,随着快速增长,诸多发展问题如贫富差距拉大、环境生态恶化、社会矛盾浮现,腐败问题等也伴随而来,严重冲击了社会和谐与政治稳定。这也成了2012年上台执政的习近平面临的重大挑战与严峻考验。

2012年年底,中共18大除了展开全面重拳反腐以排除全面深化改革的障碍外,习近平还提出了“五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生)一体”的发展理念与“四个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改革重点。如果借用前述“邓小平理论”,那么不妨把“习近平理论”理解为在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发展问题时对“邓小平理论”的调整与补充,即:

在经济方面,“发展才是硬道理,但可接续的发展更是硬道理”;

在政治方面,“稳定压倒一切,但有和谐的稳定才是真正的稳定”;

在社会方面,“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但现在是到了该共同富裕的时候了”;

这应该就是习近平主持召开“817”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高规格提出“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至于会议中跟共同富裕大目标一起提出的“三次分配”,应该是为了追求及实现共同富裕大目标的一种手段与方法。

应该看到,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到的“小康”目标,40年之后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基本实现。从扶贫到脱贫到全面小康,可以视为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已完成基本铺垫,接下来,即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落实,并努力针对初次分配(依据市场竞争力法则进行的分配)、二次分配(依赖政府通过政策手段进行的再分配)及三次分配(基于社会公益及慈善行为进行的分配)进行深入研究并作出制度安排,这应该就是今后中国改革的重大方向与挑战。

从邓小平到习近平,总的来说,中国的改革大工程还是一脉相承,有理想、有目标、有方向、有脉络、有策略、有逻辑可循的,这在举世各国中,如非仅见,亦属罕见。

 

赞一下
(35)
71.4%
赞一下
(14)
28.6%

相关栏目推荐
推荐内容